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15

读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复制链接]

17

主题

97

回帖

14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17
发表于 2024-3-1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一
陶渊明家世非同一般,是两晋门阀世族。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被史家誉为“机神明鉴似魏武 忠顺勤劳似孔明”。陶侃平定王敦之乱,平定苏峻之乱,平定郭默之乱,东晋赖以无恙。陶侃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诸军事,领荆、江诸州刺史,握有强兵,又位居长江上游,谋取江山操控朝廷易如反掌,然而他忠于朝廷,为国家安定竭尽全力。陶侃为保卫国家立下卓越功勋,获有“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之称,他立身不败,享有极高评价。《晋书》、《资治通鉴》都记载道:“(陶)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缜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陆抗诸人不能及也。”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也任太守县令之类的官职,陶渊明靠着门阀世族这块招牌足以出仕为官,然而他“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世冥”,他三十年间“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他没有去干谒请托,没有见机奔竞。可是他终归有一天出仕为官了,然而由出仕辞官到再出仕再辞官,直至归隐构想缔造桃花源,陶渊明出仕的欲望才被彻底清除。他的这一系列思想变化无不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二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是一首羁旅行役之作,写作时间是辛丑岁七月,那年是晋安帝隆安五年(401)。“赴假还江陵”,桓玄当时任荆州刺史和江州刺史,治所在江陵。陶渊明曾在桓伊任江州刺史时出仕,然后辞官而归,他如何又出任桓宣幕府?
陶渊明一家与桓家有世谊交情,陶渊明外祖父孟嘉曾是桓温麾下长史,深得桓温倚重。桓温的小儿子桓玄与陶渊明有着亲密交往。桓玄不能忘记这些,他刚刚就任江州刺史,就给陶渊明的带来机会,请他出仕。陶渊明欣然应允,成为桓玄的幕僚,然而这首羁旅行役诗却反复申述出仕之后的愧悔自责,乍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可是只要联系一下陶渊明的一贯思想,联系他那一变再变再反反复复地变化过程,也就不会有什么奇怪的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前六句点题,拈出诗的主旨,其后八句通过美好的景物描写来反衬内心世界的的落寞和孤独;最后六句是写联想和期盼,他联想到甯戚和齐桓公,联想到长沮和桀溺,进而重申夙愿,以“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结束全篇。
古诗文常用一种写法,那就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陶渊明的这首诗是以乐景写哀。“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陶渊明笔下景象多么静谧美好,这样写来恰恰是为反衬“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面对如此佳景,面对壮美天宇,而愈发感到自己孤独和渺小,不禁引发自悔自责。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有什么好处呢?诚如王夫之所言,“一倍增其哀乐”。
诗的最后六句用“商歌”和“耦耕”之典,再次重申回归田园和大自然怀抱的心愿。陶渊明因眷恋田园而迟迟出仕,出仕之后又不止一次地重申回归自然的思想,他的思想和实践就是这样地矛盾着。
陶渊明早在江州刺史桓伊那里任职,因为不堪吏职而辞归,再召其为主簿而不应,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又到桓玄那里任职?读《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大概陶渊明与桓玄的世谊之交有关吧。由此不免想到桓温父子。
         三
桓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晋明帝把女儿南康公主许配桓温。庾翼在成帝面前盛赞桓温,请成帝重用之,莫以平常之情待之。在庾翼等人的提携下桓温步步升阶。桓温于穆帝永和二年(346)冬十一月西征蜀汉,灭蜀,从此应了刘惔那句“但恐克蜀之后,温终专制朝廷耳”。用了两年时间灭蜀,桓温已非昔日之桓温,其威名大振,同时到来的是朝廷惮之。
桓温曾三次率军北伐。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理固自然,无可二说,他的出发点毋庸质疑。三次北伐未见大功,时势所致而已。桓温凭借手中的军事力量,尽管北伐不得意,并未影响他下一步行动。咸安元年(371)十一月,大司马桓温在郗超等人的帮助下,大行废立。桓温废前帝司马奕为东海王,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桓温肆意行废立,他的野心愈发膨胀。咸安(372)二年七月,简文帝病笃,给大司马桓温留下一句话,“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侍中王坦之等人极力反对简文帝把江山拱手相让,王坦之在简文帝面前把写给桓温的遗诏烧毁,另外再立诏书“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简文帝驾崩,遵遗诏立孝武帝。桓温奢望简文帝会把江山禅让给自己,他读罢遗诏甚为愤恚。孝武帝宁康元年(373)二月,桓温再次来朝,来到京师建康。他的到来吓坏了一群人士,这些人士断定,桓温要广开杀戮, 夺取江山,然而在谢安的安排下,桓温没有杀戮,也没有明目张胆地抢夺江山。桓温虽然要成为帝王,但他还是要顺水推舟地体面地接受禅让。桓温在京师患上疾病,在京师十四日,已是春三月,他回到大本营姑孰。
桓温一切落空,于当年七月怅怅而死,死于大本营姑孰。桓温想要取晋室天下而不能,几十年后他的儿子桓玄篡夺了晋室天下,孰料没几日桓玄也穷途末路死得荒唐。史事就是这样诡谲变幻与残酷无情。
桓温有六子,桓熙是长子,桓温生前立桓熙为世子;桓玄年纪最小,而且是庶出孽子。桓温病逝,在桓冲的运作下,朝廷以桓玄为嗣,袭爵南郡公。桓玄是庶出,而且年纪最小,怎么会袭爵南郡公?桓温病重期间,桓熙与叔父桓祕等人谋杀桓冲,桓冲知之,平息了这次谋杀。桓冲称桓温遗命,以桓玄为嗣,桓玄那一年才五岁。
桓玄的相貌和才学像他的父亲一样,晋书载“及长,形貌瑰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于属文”。《资治通鉴》这样记述日渐年长的桓玄:“南郡公桓玄负其才地,以雄豪自处,朝廷疑而不用;年二十三,始拜太子洗马......(桓玄)常切齿于道子。后出补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叹曰:‘父为九州伯,儿为五胡长。”
执掌朝政的司马道子加速与桓玄的矛盾。那位叹着“父为九州伯,儿为五胡长”的桓玄,于隆安元年(397 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他参与由王恭发起的面向京师清君侧的军事活动。朝廷执政者司马道子不得不自保,处斩王国宝来平息局势。隆安二年(398),桓玄劝说王恭再次清君侧,讨伐司马尚之司马休之兄弟,王恭答应了他的建议。桓玄与殷仲堪力推王恭为盟主。孰料王恭手下主将刘牢之叛变,被司马道子父子收买,王恭被杀。司马道子为缓和事态,被迫接受他人建议,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这一年是安帝隆安二年九月(398)。《资治通鉴》载,隆安四年(400),“桓玄既克荆、雍,表求领荆、江二州。诏以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以中护军桓脩为江州刺史。玄上表固求江州;于是进玄都督八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复领江州刺史”。
桓玄此际说什么就是什么,朝廷分毫不能违抗,他除了担任荆州刺史,还要同时担任江州刺史,非但如此,朝廷还要给予更多赏赐。《资治通鉴》载,隆安五年十二月(401),“桓玄表其兄伟为江州刺史,镇夏口...”,这样推算下来,398年九月至401年十二月,桓玄任江州刺史是三年三个月。《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这首行役羁旅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陶渊明在这年冬天因母病请假及其后为母亲孟氏逝世服丧期间,桓玄在做些什么?
桓玄势力越来越大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加速易代篡夺天下。安帝元年春(402),朝廷以尚书令司马元显统领大军,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讨伐桓玄。然而刘牢之反叛朝廷投在桓玄麾下。桓玄进军京师,总百揆、都督中外诸军事,如此等等,朝廷已然是桓玄之朝廷。司马道子父子均被处杀。元兴二年(403)十二月,桓玄接受禅让,称帝,国号楚。
桓温想取代天下而没有篡逆成功,其子桓玄成功了,从此以后天下果真是桓氏父子的天下?当然不是。
元兴三年夏(404),以刘裕为盟主的大军大败桓玄,桓玄被斩。刘裕使晋室得以恢复。十多年后,当晋恭帝元熙元年(420)六月刘裕易代,晋恭帝禅让,恭帝为此这样说:“桓玄之时,晋代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痛哉!晋室早在桓玄时已然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矣!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这首诗中我们会读出陶渊明内心的些许怨誹,但这是自怨自艾,而不是对桓玄发泄不满。
陶渊明对桓温桓玄父子的经历是否写些文字留下来?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是桓温的长史,与桓温的关系亲近;陶渊明又在桓玄手下任职,关系不会一般,他应该写些文字留下来。
桓温桓玄父子相继欲夺天下,皆不得善终。桓温拜谒简文帝陵寝,见简文帝魂灵,又见殷涓鬼魂为祟,于是一病不起,由此而死;桓玄称帝仅数月被斩杀,导致桓氏一族遂灭,其欲壑难填,倾宗绝嗣,甚于其父。《晋书》对桓温桓玄父子有肖像描写,桓温是“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眼如紫石棱,鬚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桓玄是“形貌瓌奇,风神疏朗”。桓温桓玄父子博综艺术,桓温的书法,桓玄的文章很受人们喜欢。倘若这对父子能像陶侃那样多些自惧,多些谦让冲淡,何来如此惨祸!读陶渊明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不禁由桓温桓玄父子的命运结局引发一叹。桓温六十二岁沉疴不起,薨年六十二岁,桓玄死时三十六岁。
           四
陶渊明在桓玄手下任职期间不止写下这首羁旅行役诗,写此诗之前还写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将其附录如下:
其一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庚子岁,是晋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渊明此时在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他奉命出使京都,返途中想就便回家省亲,却被风阻于途中。《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于隆安五年(公元401),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孟氏逝世,陶渊明回家服丧。在服丧期间,桓玄于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三月进入建康建康,杀掉执政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专擅朝政。元兴二年(公元403),桓玄逼晋安帝禅位给自己,并建国号楚。此际陶渊明仍在居丧期,躬耕家园。元兴三年(公元404),二月,以刘裕、刘毅为首的北府兵将领起兵讨桓玄。三月,刘裕入建康,任镇军将军。四月,刘牢之之子刘敬宣任建威将军、江州剌史,镇浔阳。五月,桓玄舍江陵西逃,途中被冯迁杀死,时年三十六岁。这年四五月间,陶渊明出任刘裕参军,不久辞职。写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
我们不妨再看看《资治通鉴》的记载:安帝隆安二年(398)九月,桓玄被任命江州刺史,他的堂兄桓脩为荆州刺史;安帝隆安四年(400)春,進桓玄督八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复领江州刺史。朝廷已经任命他的堂兄桓脩为江州刺史,桓玄不从,朝廷只得让桓玄复领江州刺史。隆安五年(401)年十二月,桓玄把江州刺史让给他的兄弟桓伟,让桓伟镇守夏口。此时桓宣已不再发前些年“父为九州伯,儿为五胡长”之类的牢骚,他意气骄狂,自谓有晋国三分之二,于是加快篡夺进度。元兴元年(402)三月,桓玄入京师,他以桓伟为荆州刺史,以桓谦为尚书左仆射,以桓脩为徐兖二州刺史,把江州刺史让给桓石生担任。安帝元兴二年(403)春正月,桓玄为大将军,到了这一年十二月,桓玄接受禅让,即皇帝位。安帝元兴三年(404)春,众推刘裕为盟主,随后再为都督八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军将军。夏四月,刘裕以刘敬宣为江州刺史。桓玄穷途末路。五月壬午,益州都督冯迁斩杀桓玄。
桓玄遭刘裕彻底清算,做为桓玄僚属的陶渊明结局怎样?他安然无恙。陶渊明在回家省亲及守丧期间,躲过了桓玄与刘裕的角逐,他虽是桓玄僚属,却没被裹挟,躲过了刘裕对桓玄及其幕僚的清剿。天公自有安排,天公没有为难陶渊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又成为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安帝义熙元年(405)他又成为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如此看来,陶渊明并未拘于一隅,他似乎还在留意着仕途前程。读一读陶渊明在桓玄僚属期间写下的几首羁旅行役诗,你不仅会打开历史画卷看一看桓玄何以走向穷途末路,还会对陶渊明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3347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459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1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7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459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1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97

回帖

14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1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24-3-19 15:40
谢谢老师分享!

问好首席版主!欢迎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97

回帖

14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1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24-3-19 15:40
学习受益匪浅!

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321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终归有一天出仕为官了,然而由出仕辞官到再出仕再辞官,直至归隐构想缔造桃花源,陶渊明出仕的欲望才被彻底清除。他的这一系列思想变化无不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321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一读陶渊明在桓玄僚属期间写下的几首羁旅行役诗,你不仅会打开历史画卷看一看桓玄何以走向穷途末路,还会对陶渊明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321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了,开卷有益,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97

回帖

14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1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4-3-20 19:40
老师辛苦了,开卷有益,受益匪浅。

谢谢版主问候与支持!送去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97

回帖

14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41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4-3-20 19:39
他终归有一天出仕为官了,然而由出仕辞官到再出仕再辞官,直至归隐构想缔造桃花源,陶渊明出仕的欲望才被彻 ...

探索陶渊明的心路历程,感知人性之复杂。

问版主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7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459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4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品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7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459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5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47

主题

49万

回帖

14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459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5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也任太守县令之类的官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2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