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2

《唐诗三百首》赏析- 74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3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9-6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怨
作者/刘方平〔唐代〕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
纱窗外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渐渐降临;宫门幽闭,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注释
金屋:汉武帝幼时,曾对长公主(武帝姑母)说:“若得阿娇(长公主的女儿)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空庭:幽寂的庭院。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
点破主题的是第二句。“金屋”典,表明所写之地是深宫,所写之人是宫内少女。“无人见泪痕”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泪痕”两字大可玩味。泪而留痕,足见垂泪已多时。这句只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这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烘托这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又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  
从时间布局看,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色调与情调一致,相得益彰。
  为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此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黄昏”“春欲晚”“梨花满地”,都象征诗中人的命运。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3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6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3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彦儒 发表于 2022-9-6 07:12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6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