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2

译可译,非常译(十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7 1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诗歌之“可译”与“不可译”问题谈
                          文  /  赵四


诗歌“可译”还是“不可译”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颇有点可联想到“薛定谔之猫”的意味——关键在于观测。诗歌“可译”“不可译”问题的起点在于你想研究的是“可译”局面里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边界何在、各自成分比例如何……,还是“不可译”悲剧里的勉强“可译”或译者小宇宙爆发“可译”成了译入语中的新型诗歌……我私忱,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可取后一视角,现代诗歌翻译研究不妨用前一眼光。所以,我们下面译例选择的方向会倾向于“可译”里的“不可译性”。因为现代诗歌作品外观形式上还是多散文的、口语的,其体现了个人气息特点的语感“节奏”,在译入语汉语中,你有汉语现代诗歌语感,就并不难处理,因而它普遍“可译性”就变强了。所以值得谈论的,反而是其“不可译性”。
然而,现代诗歌“可译”局面里的“不可译性”——形、音、义聚变、裂变的语言有机体在面对有发明性语言能力的译者面前,它又是“可译”的了,最终你会发现,所谓“可译”、“不可译”竟只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政治、商业不喜欢的因人而异却是诗歌、艺术的第一公理,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种技艺都是“真正的船是造船者”。翻译诗歌无疑也是此艺术家族中之一支。


2966

主题

4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网站管理委员会委员、海纳百川区总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

Rank: 8Rank: 8

积分
15940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现代诗歌“可译”局面里的“不可译性”——形、音、义聚变、裂变的语言有机体在面对有发明性语言能力的译者面前,它又是“可译”的了,最终你会发现,所谓“可译”、“不可译”竟只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政治、商业不喜欢的因人而异却是诗歌、艺术的第一公理,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种技艺都是“真正的船是造船者”。翻译诗歌无疑也是此艺术家族中之一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6

主题

4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网站管理委员会委员、海纳百川区总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

Rank: 8Rank: 8

积分
15940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竹林转抄文艺理论方面的给我们看,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4 2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