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3|回复: 8

《中华女子楹联》第一卷

[复制链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0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9-10-19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女子楹联》第1卷封面.jpg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0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红巾帼   艺赛须眉

——读《中华女子楹联(第一卷)》


郭省非


      黄冈女子诗社社长夏爱菊将《中华女子楹联(第一卷)》编辑稿寄来汉口,嘱托我写篇读后感。她任了多年黄冈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会刊《东坡赤壁楹联》主编,过去有过好多次接触,算得上是老熟人,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说句“坦白从宽”的话,由于事情太多,我没有一字不落地阅读所有联文,只是有重点地细品了其中的一些对联作品。就算是“带着问题学”吧。学着,学着,前人说的“巾帼不逊须眉”古话重新浮现在脑海中,但觉得“不逊”不足于形容这部女子联集,于是,“联红巾帼,艺赛须眉”就成了我“读后感”的中心思想,“赛”比“不逊”更积极,更准确。这又牵涉到既是“题外”又是“题内”的一个话题。何香凝明明是女士,为了表示对她的尊敬,却以“何香凝先生”相称,但实际上是几千年来男尊女卑观念的一种表现,告诉人们“先生”比“女士”高贵,称“先生”是尊敬,称“女士”是不尊敬,这是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后形成的尊卑观念在当代中国的遗留。从这部联集中完全可以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女子”可以对得起“先生”,“巾帼”对得起“须眉”。如果将“女”对“男”称为一字对联,那么,“巾帼”对“须眉”就是两字对联。《联律通则》中有一条规则叫“词性对品”,就是下联与上联之间词性对仗要品位相当,国家主席与国家总统品位相当、地位相当,“女士”与“先生”的品位相当、地位相当,在“对仗”上完全对得住,在当代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也应完全平等,所以没有必要再延续将有成就的“女士”称为“先生”的必要。由此看来,这部联集的书名叫作《中华女子楹联》是非常正确的,如果称为“中华先生楹联”自然是说不通的,那是混淆概念,那是男女莫辨,也令人啼笑皆非。那为什么说“巾帼”对得住“须眉”呢,可以从这部联集中找到根据吗?回答是肯定的,如若不信,请看事实:
      题材广泛,这是眼界宽阔的表现。联集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题材,从作品涉及的内容看,有历史人物,有历史事件,有古代建筑,有当代楷模,有风景名胜,有酬唱联谊,有杂咏抒怀,有倡廉反腐,有盛世心声,等等。一句话,凡是“先生”们关注的,“女士”们同样上心。不论是“先生”还是“女士”,题材的广泛程度是由眼界的宽阔程度决定的,眼界有多宽,题材就有多广。有一副《题南京大屠杀公祭》联:“惨剧绝人寰,华夏为殇,浩劫思来犹泣血;寒潮生故国,炎黄公祭,江流纵卷亦吞声。”1937年12月13日起的南京土地上,上演了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屠城大悲剧,丧失人性的侵略日军屠夫们比起赛来杀死中国首都南京市三十多万中华儿女,长江流泪,秦淮河流泪,紫金山流泪,苍天流泪,东海流泪。对这种人类惨剧以联记之,是对侵略的控诉,是对丧失人伦的控诉,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控诉,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的关怀,是对正义的关怀,是对和平的关怀,这是中华儿女的记忆,这是炎黄子孙的心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女士”们关心这样的对联题材,同“先生”们心心相印。这是大题材。小题材如《题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六度手相携,论道言商,两岸情牵茶博会;千年香未散,从山到水,一壶韵切武夷秋。”多么好的“两岸一家亲”的对联,“茶博会”是小题材,“一家亲”也可以说是祈盼两岸统一的大题材,“先生”们关注到的,“女士”们同样念念不忘。
      对仗工稳,这是继承传统的表现。“对仗”是中华对联质的规定性。所谓对仗,就是上下联每个词之间必须形成对偶、对比、对应、对等的关系,这是对联文体区别于其他各种文体的最本质特性,抽掉了对仗的工整性,就抽掉了对联的灵魂。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对仗就是中华对联这种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有的人认为遵守传统格律是“带着镣铐跳舞”。其实不然,因为各行各业、各种文体都有自己“行内”规则,篮球有篮球的规则,乒乓球有乒乓球的规则,律诗有律诗的规则,绝句有绝句的规则,各种词牌限字、限句、限韵、限平仄,就是填词的规则。不能说凡是规则都是“镣铐”,如果是那样,那世界上就没有不带“镣铐”的活动。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说这是带“镣铐”生活。遵守对联规则,就是尊重前人传承给我们的文化财富,不能在我们的手里丢掉这笔可贵的财富。这部联集的“女士”作者们完全与“先生”作者们一样,严格遵守对联创作规则,当然也与“先生”们一样存在个别失律作品,但同“先生”们一样,那是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关系,因为绝大部分作品对仗十分工整妥贴。如《题建安文学馆》联:“有骨文章思七子;无声岁月忆三曹。”“建安文学”是对汉末建安时期以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这“建安七子”和曹操、曹丕、曹植这“三曹”为代表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统称,并受到“建安风骨”的高度赞扬。这副对联中“无声”对“有骨”,“岁月”对“文章”,“忆三曹”对“思七子”,无一词不工,无一字不工,这就像豫剧《花木兰》中唱的那样:“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立意深邃,这是思想水平的表现。如果说对仗是中华对联形式的灵魂,那么,完全可以说思想是中华对联内容的灵魂。有人说过“文学是人学”,而人是有思想的,任何文学除了给人以美学享受外,最根本的是要给人以思想启迪。如果只有美好词藻而无深邃思想,那只不过是像《西厢记》中崔莺莺说的“银样蜡枪头”一样中看不中用。中华对联是文学,因而给人以深刻启迪的同样是其中的思想。如联集中葛健豪《题自办简易小学》联:“女校长执教;穷学生读书”。联虽短,义尤深,上联是对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颠覆,下联是对孔夫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贯彻实施,这个主题不可谓不大,这个思想不可谓不深。思想属于认识范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是由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程度决定的。认识之花结出思想之果。认识之花又是由书本知识之水和实践知识之水浇灌的,正像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知识是从刻苦学习中得来的。知识越富有,撰联立意选择的角度就越自由、越多样。联集中同样是“咏梅”的对联,不同作者选择了不同角度,这就是由立意的不同侧重点决定的,如有副联:“梅花一夜萧萧雪;明月前身淡淡香。”着重赞颂了梅的“淡淡香”,这是对前人“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名句的另一种理解和展现。另一副:“四野风寒霜自冷,孤芳影瘦气犹华。”侧重歌颂了“气犹华”,梅的“精气神”的确值得人类效仿和学习。
     修辞考究,这是文学造诣的表现。对仗工整,只是过了撰对联要“闯三关”的第一关,做到思想深邃是过了第二关,达到修辞考究才算连闯三关。修辞的本事越高,写出来的对联就越有文学性,也才越有欣赏性。目前,全国性的联赛活动很多,对仗不工的参赛作品在初选中就已被淘汰了,进入终评的,实际上一是品思想性,二是品文学性,而在思想性不分伯仲的作品中,就看谁的文学性更优美、更典雅了。由此可见,在一定意义上说,修辞水准起着决定性作用。联集中有一副《运城盐湖》联:“瑶池何积雪三尺;沧海竟遗泪一泓。”此联首先采用了修辞的设问格,上联“何”问得好,下联就是自问自答,这种一问一答常常形成对联格中的流水对。同时还用了比拟格,上联把白色的盐比成“雪”,下联把盐湖的水比作“泪”,既形象无比,又贴切非常。再如一副《马年春联》:“未停椽笔舒龙骨;更舞春风助马蹄。”马年的上一年是蛇年,但人们自古以来把蛇称为“小龙”,所以“舒龙骨”是说得过去的,这副联最出彩的是下联,“更舞春风”的“更”字用得妙,体现了“今年胜去年”、“一年更比一年强”的思想,“助马蹄”的“助”字也用得好,如果用“策”则有“鞭打”的含意,而“助”体现了“马”的自主性、主动性。可见古人说的“推敲”很重要,写联不仅要炼句,而且要炼字。再如一副《杂咏》联:“云牵彩袂铺熙景;柳曳青衣展画图。”这是比拟格,“云”是一种自然物质,并没有思想,她怎么想到去“牵”彩袂呢?“柳”是植物,怎么可能去“曳”青衣呢?但恰恰是这样表现使对联具有了美学欣赏价值。同时,又把云朵比成“彩袂”,把柳条比作“青衣”,想象十分丰富,把对联写得美轮美奂。
      技法娴熟,这是创作能力的表现。怎样创作对联,前人为我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格式,如:嵌字格,顶针格,重言格,谐音格,串组格,叠词格,联绵格,排比格,数示格,赊借格,领字格,回文格,自对格,等等,真是多得不胜枚举。多掌握一种格式,就多一种创作手段,就多一条撰联途径,联格掌握得越多,作联就越自由。从这部联集的作品看,格式也是多种多样。如《贺平遥楹联学会成立》:“名城钟间气,放眼看三千垣齿,七二墙墩,列如宝书资邺架;联苑竞风骚,乘时领北岳峰奇,太行山秀,慨以大笔压诗文。”联文中“放眼看”、“乘时领”为领字,所谓“领”就是领导下面的文句;此联中还有自对,或叫本边对、当边对,上联“七二墙墩”与“三千垣齿”形成自对,下联“太行山秀”与“北岳峰奇”形成自对。一副联兼有领字格和自对格,说明作者撰联能力非凡。再如一副《介词对》:“与南山并寿,松不老;和东海结缘,水长流。”这是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那副古联转化而来的,因为上下联的排头兵“与”跟“和”是介词,所以称之为介词格是恰当的。同一位作者还有一副《流水对》:“直攀云岭千盘顶;远眺珠江百里波。”流水格就是上下联各说半个意思,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于表述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和问答关系。这副联的上联只说“直攀云岭”,攀上去后干什么或结果怎么样呢?下联告诉人们“远眺珠江”。看来,这位作者是谙熟对联格式的,也说明“先生”会的,“女士”同样会,不要小瞧“女士”,也不要以为只有把“女士”称为“先生”才算提高了“女士”的地位,因为“女士”本来就是与“先生”平起平坐的。
      《中华女子楹联》第一卷中既收录了中国历史上女性作者的对联作品,还收录了古今男性作者题赠女性的对联作品。时间最早的有宋代著名诗人李清照的《嵌名联》:“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上联指的是柳永,下联指的是宋高宗亲点的状元张九成。“子”与“花”相对、“三”与“九”相对,工整无比。“先生”题给“女士”的对联中,毛泽东《挽蔡和森母亲葛健豪》联:“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中华对联言简意赅、概括力强的文学特性一览无余,而且还是本边自对,很值得当今对联作者们学习。中国历史上比李清照早的女联家还有大名鼎鼎的苏小妹,秦少游出句:“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莫生”;苏小妹对:“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不舍”。清代,湖北咸宁有个钱六姐,是当时“女士”中对对子的天才,湖南的张进士慕名而来,出上联:“手上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至”;钱六姐对:“脚下车,车水水随车,车转水流”。进士夸“好文才”,再出上联:“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钱六姐对:“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谁说女子不如男?湖北当代有位女诗人、女联家郭志平,有一副《题母校黄冈中学九十周年校庆》联:“九十春光大好;三千桃李芬芳。”还有一副《荣宝斋成立六十周年纪念》联:“六十春秋,荣光辉艺苑;古今文物,宝气重名斋。”可能有人说“古今”对“六十”不工,其实这种本边自对是很工的。上联“十”与“六”自对,下联“今”与“古”自对,谁说不工呢?都说写对联只有“短头发”,这一部女子联家作品集说明,“长头发”撰联水平一点也不比“短头发”低。这部联集的编辑们很有创意,专门出版“女士”联集,这可能是中华对联发展史上开先河的壮举,可圈可点,可喜可贺。2014年中宣部的一位负责人提出“把楹联写在党旗上”,号召中国联坛要当宣传工作的“常规军、正规军、主力军”。“女士”们已经成为“三军”的半边天。有联为证:
      艺赛须眉,文化圈中多面手;
      联红巾帼,正规军里半边天。


                     二O一五年六月五日于汉口南京路汾阳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0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省非,中国楹联学会原副会长现顾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0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世界字两行

刘相法


      历史上,女性写楹联远不如诗词那样时代久,人数多。而当代,随着古典文化的普及,楹联已受到女性诗词爱好者的喜爱。楹联,作为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雅俗共赏等特点,是大众化与民族性、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最为完美的典范,它遍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和场所,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独特文化现象。一批女性勤奋耕耘在楹联这块艺术园地,涌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较高的好作品,把这些好的作品保留下来,作为艺术成果共大家分享,将楹联这种文学形式继承发扬,这就是《中华女子楹联((第一卷))》成书的原因。
      编辑《中华女子楹联》,受到了楹联名家及众多楹联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一个月多点时间,就收到了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136人4000多副联作,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
    为了全方位多侧面地反映女性的魅力和风采,我们选编了部分男性写女性题材的作品作为下编,从男性角度看女性写女性,讴歌女性善良纯真的本性以及勤劳、执着、坚韧、柔美的品格,无疑是当代妇女地位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男性写女性楹联,是女性楹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最为直接反映生活的楹联,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它运用对偶的表现手法,将作者的情志寓于其中,将大千世界锤炼、概括、浓缩为两行文字,呈现一种艺术的美。打开该卷,像进入一座百花园,眼前呈现万紫千红,璀璨夺目的奇观。这些女性作者,在小我以外的人、事物上用心,眼观风云,胸怀河岳,在全方位的生活空间驰骋,其作品读来或回肠荡气痛快淋漓,或婉丽柔媚如沐春风。大体说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写春景。天地回暖,大地回春,满目生机,这与人们对春天的期冀心情非常和谐,因此,我国楹联的历史,以写春联为最早,而写春联以描绘春景为常有笔法。如《题春》“扑几翅熏风,诗心欲逐春潮去;酿满山新绿,花讯频邀好梦来。”(崔鲲)《春光无限》“新燕啄春牵柳线;好风吹雨踏梅花。”(张晓虹)把春景写得生机勃勃,明丽,诗味浓郁。二是颂吉祥。在古代,桃符的功能就是用来祈福纳祥、驱鬼辟邪。从桃符向春联演化过程中,吉祥一直伴随。到了今天,吉祥语已经不单单为个人、家庭祝福了,更多地出现对祖国江山的热情赞颂,对祖国前程美好的祝愿。如《新时代》“展万里宏图,大业辉煌,霞蔚云蒸春气象;逐百年梦想,中华奋起,风驰电掣马精神。”(韩文莲)境界广阔,令人奋发。而《春节》,“马跃羊欢,剪一段春光入画;民安国泰,掬三江玉露成诗。”(关琼)则呈现一派祥和景象。三是评时事。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述,这些事情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相关,表达作者对时事的关注情绪。《迎党的十八大》“薪火相传,江山永固;锤镰并耀,日月同辉。”(夏爱菊)歌颂党的领导和丰功伟绩,视野高,用凝炼的语言表现了大主题。《观国庆大阅兵》“世纪大阅兵,大长人民志气;北京新观礼,新开胜利航程。”(谢彩霞)阐明了国强兵盛的道理。《感赋》“三五座空城鬼占;万千倾耕地烟消。”(毛瑞花)批判了一些地方政府、商人盲目占地盖房,导致高楼拔地起,却无人住的“空城”“鬼宅”,造成耕地流失,资源浪费,发人深思。《抗战胜利七十年纪念》“硝烟虽远,难忘家国恨;记忆犹新;警惕虎狼窥。”(廖迎春)揭示了勿忘国恨民仇,要强国兴武,防备虎狼入侵的大主题。四是咏山川。登山情满于山,涉水情溢于水。江山揽胜,占了很大篇幅。《玉屏山》“霞飞云隐寺;雨霁石流泉。”(陈佩筠)灵动,明丽,短短10个字,写出了玉屏山脱尘出俗如仙境般的景致。《登泰山途中有感》“劲松摇,五岭涛滔,云天雾海烟霞缈;流瀑啸,九天湍泻,冰缎雨弦素练飘。”(卢玉莲) 泰山是名岳,古诗词较多,但作者选择“途中”着笔,同样写出了泰山的高耸、一览众山小的雄伟大观。还有一些写小山小河的楹联,写出了江山如画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心情。五是题人物。人的生活是社会的生活,题写人物,就是展现各种人生,就是把担当不同社会角色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充分表现出来,给人以启迪和感悟。历史的女帝王、女英雄、才女、美女,丑女;当代的知名女人、女艺术家、女运动员、女军人、女科学家、军嫂以及普通女性都有表现,是一个全方位的丰富多彩的女性画卷。题写人物,通常是从业绩和精神两个方面表述,如《题焦裕禄》“悲喜总关民,风沙可治,盐碱堪移,深情化作焦桐绿;古今谁似汝?生命能轻,艰辛不计,烈士拓开兰考春。”(生吉俐)焦裕禄的形象丰满,精神可嘉,有说服力。《采茶女》“挥玉指,山歌唱响溪中韵;撷精华,笑语呼来岭上霞。”(洪雪莲)则着重从形入手,用环境衬托,写出了采茶女愉快劳动的场面,有很强的感染力。六是抒胸襟。以楹联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来“言志”,直抒胸襟,已被大家广泛采用。无论是自勉、赠人、祝寿、悼挽,还是感事抒怀、休息杂咏、影视短评、读书感想等等,作者的激情如瀑布倾泻,淋漓尽致,爱憎分明,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赴法留学航行中撰联述怀》“有志竟成,喜今朝乘长风破万里浪;苦心不负,乐明日攀高岭采千年芝。”(葛健豪)见豪气;《自省》“品高人自雅;心静睡犹安。”(梁晗曦)见品格;《春联》“门对青山,马尾松针织锦绣;窗迎旭日,羊毫笔墨绘宏图。”(何力)见胸襟。
      出版《中华女子楹联》是一个创举,它不仅仅收集历代女子名联得以保存,重要的是对当代女子楹联成果的展示,是对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不少作者说,以前不注意写楹联,这次督促自己研究、学习如何写楹联,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和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今天,传承古典文化,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应当肩负的责任。遵循这一基本精神,我们努力把《中华女子楹联》一书集成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联书,让它充分展现楹联文化的无穷魅力。正是:
巾帼情怀,蕴含雨雪风云世界;
二行文字,诠释真诚善美人生。

                           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日于济南泉景鸿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0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相法,曾任解放军某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解放军《红叶》诗社特邀编委兼驻济南记者站站长、解放军济南老战士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金秋诗刊》副主编、《漱玉》名誉主编兼特邀编审、《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中华女子散曲》主编、《中华诗人》副主编、香港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副站长、《香港诗词》编辑、《中华古韵》主编。出版了诗词曲联集《绿洲心路》、军旅纪实文学《人生警戒线》《与官兵说法》等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0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性笔下联作的美学张扬

——评《中国女子楹联》(第一卷)

吴洪激

      中国楹联,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是世界文苑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奇葩,是中国古典诗词文赋升华而成的文学精品。它应用于社会,无论节庆、婚嫁、寿诞、哀挽、园林、寺庙以及明志、题赠等各个方面,十分广泛,深为广大百姓喜爱,盛传不衰。究其原因,除了楹联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性、人民性、实用性等重要原因外,那就是它的艺术情趣和美学特色。
      何谓楹联的美学特色,我这里讲的,主要是通过作者的笔墨,对创作的素材加以取舍,突出重点,提炼亟具特色和表现力的细节,使联文主次分明,繁简得体,隐显适度,达到高度概括和集中,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和愉悦。我以为《中国女子楹联》(第一卷)甚有看点,已体现了三大美学亮色。
      第一、思想意境美
      这里说的思想,不是专指政治思想,它包含正义、道德、忧患等诸多层面,即是指楹联中通过意境描述而表达的主题思想。
何谓意境?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悟,意味无穷,又难以言传和把握的境界。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云:“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能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它就像画家用线条和色彩绘制的图画,把美的意境熔铸其中,尽人想象。楹联则是用两行文字,把思想意境融入其间,达到一个悦人耳目、动人心魄的全新境界,使读者从字里行间领悟到作品的思想主旨,获得审美的愉悦。如湖北廖迎春的《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凝铁壁,神舟亮剑惊寰宇;铸铜墙,核艇巡洋壮国威。”短短二十个字,仅用了“神舟亮剑”、“核艇巡洋”两组意象画面,就把个国壮军威刻画得令人震撼。另一位作者陈亚萍的《题端午节》:“草艾高悬,常思国祚祈常在;龙舟竞渡,不信诗魂唤不回。”运用两个“常”和两个“不”重叠的“双关”形式,则是从另一个层面,以怀古的笔触,用“草艾高悬”和“龙舟竞渡”两组意象画面,表达了国祚长存和诗魂永驻的中心思想。尤其是“不信诗魂唤不回”句,更是充满了美学张力,耐人咀嚼和回味。广西欧柳松的长联《题司马光墓》:“四十年宦迹见真儒,据守成之法,遗大泽于民,有千家祝祷,万家祝祷;三百卷瑶编如直谏,曰治道可资,曰至今不易,看学海朝宗,史海朝宗。”作者也是巧妙运用“双关”叠句“千家祝祷,万家祝祷”和“学海朝宗,史海朝宗”,突出了司马光人生的伟大价值,亦慑人心魄,令人景仰。还有河南毛瑞花的《感赋》一联:“三五座空城鬼占;万千顷耕地烟消。”深刻揭露了农村土地被乱圈乱占的现实,表达了土地流失民以何食的忧愤主题,贬斥、抨击,充满了忧患意识。这些联作,虽非炉火纯青,却是得之不易。
      第二,平仄对仗美。
      常言道:诗联同源。确实,诗与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律诗中的颈联和颔联,就是一副工整的联句。律诗在平仄对仗中,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对于楹联创作同样适用。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扬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迂其际会,则往蹇来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创作楹联和写诗一样,要注重音律的飞沉交错,即把平仄调配得像打水井上辘轳的绳子,一上一下,回环往复;又应像龙鳞一样,有逆有顺,相反相成,才能彰显出诗联的美学特色。北京刘能英的《题建安文学馆》联:“有骨文章思七子;无声岁月忆三曹。”这是一副仄声起头式联,如用平仄调写出,即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仗十分工整,联中的“七子”,指的是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三曹”指的是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俱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大家。作者把他们的功绩,高度概括地分别置入上下联,妙语双关,烘托出建安文学馆的丰富收藏和重要地位与价值,是一副别具匠心,充满审美情趣佳作。湖北洪雪莲的《采莲女》:“撑绿伞,一篙点破千重锦;舞红裳,两手分开万缕香。”如用平仄调写出,即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且动词对动词的“撑”对“舞”、“点”对“分”、“破”对“开”,形容词对形容词的“绿”对“红”,数词对数词的“千”对“万”,且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十分精到,达到了平仄和对仗的审美愉悦。安徽孙燕的赠药山惟俨禅师联:“万法皆自然,何以释,何以僧,见性者即能成佛;十方名如是,其在天,其在水,问道人不必明言。”联中的“万法自然”对“十方如是”、“何以释,何以僧”对“其在天,其在水”都具双关性质。所谓“双关”,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利用多义和同义的联系,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达到言此及彼的目的。它是楹联美学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亟具非凡的美学价值。
      第三,语言文字美。
      楹联的美学特色之一,就是它的语言洗炼,文字独到,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这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楹联对语言文字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比诗词曲赋和骈文的语言文字更为精致,更为灵活。如沈阳周立军的四字联《为诗友聚会题》:“群英煮韵;老酒萦怀。”全联仅用八个字,就把诗友们兴会的雅趣和深邃的情感跃然纸上,既形象又精彩。尤其是一个“煮”字,一个“萦”字,一字千军,字字如金。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和浓缩文字的能力,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又如湖北陈佩筠的《游青岛湾》:“礁石斑斑星斗动;渔舟点点浪花开。”联中的“斑斑”、“点点”相叠,似可看作“斑斑点点”、“点点斑斑”,具有拆分、拼合、重叠的特点。联句不仅工整,且比喻贴切。特别令人注目的是下联中的“浪花”与上联中的“星斗”相对,令人神往,呈现出青岛海湾一派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象。湖北夏爱菊的题《黄州承天寺》联:“月从高处入;禅在静中求。”联中上下联首字“月”、“禅”均为名词,第二字“从”、“在”均为副词,第三四字“高处”、“静中”均为同性词组,第五字“入”、“求”,均为动词,选字精确,用语洗炼,表现了语言文字的和谐美。可见,提炼语言,精确用字,是联作的一手硬工夫,不像一些人所说的,可以信手拈来。实际上,作一副好联,比写一首好诗,一篇好的骈文更难。
《中国女子楹联》(第一卷),收录中国古今联女136余人,联作近二千副,目不遐接,洋洋大观。它填补了楹联史上的空白,具有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当然这些楹联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一些稚嫩不足之处。本文仅就女性笔下联作的美学张扬,作一点评述,希望引起楹联界和联学评论家的关注,以提高女子楹联的创作水平,促进楹联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5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0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洪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新闻出版编审,国立台南大学客座教授,曾任武汉大学出版社丛书编审委员会主任、主编,《东坡赤壁诗词》杂志主编。现任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东坡文化研究》杂志主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77

主题

303万

回帖

705万

积分

副站长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副站长

Rank: 8Rank: 8

积分
7051394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11 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女子楹联》第一卷, 展现巾帼英豪卓越笔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0

主题

300万

回帖

915万

积分

副站长

副站长兼诗韵乡心区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153548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3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20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