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1

与宋氏有历史血缘关系的姓氏竟多达375个!

[复制链接]

2118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269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1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宋氏有历史血缘关系的姓氏竟多达375个![url=]宋氏宗亲会[/url] [color=rgba(0, 0, 0, 0.298)]昨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上面
“宋氏宗亲会” 加入宋氏家族!
宋氏宗亲会 微信公众号:songshicn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宋氏宗亲会”,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宋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宋氏文化,传播宋氏正能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历史血缘关系的姓氏目录

1、宋     2、子     3、汤     4、商     5、殷      6、相    7、王     8、戴     9、武     10、宣  
11、穆    12、桓    13、庄    14、孔    15、林    16、朱    17、牛    18、何   19、孙    20、郑   
21、邓    22、丁    23、萧    24、华    25、花    26、于    27、沛    28、徐    29、施    30、姚
31、衣    32、依    33、毛    34、艾    35、严    36、向    37、褚    38、钟    39、仲    40、邹   
41、郝    42、郭    43、成    44、时    45、石    46、耿    47、祖    49、佐    49、傅    50、付   
51、箫    52、肖    53、蒋    54、梅    55、思    56、枚    57、索    58、仇    59、求    60、裘
61、陶    62、丰    63、权    64、那    65、樊    66、薄     67、亳    68、乐    69、黎    70、吕   
71、朝    72、晁    73、阮    74、亓    75、铁    76、南    77、全     78、合    79、郃    80、边   
81、冀    82、沙    83、谈    84、宗    85、琮    86、栗    87、司    88、伯    89、师    90、卜
91、巫    92、咸    93、敖    94、墨    95、台    96、竹    97、来    98、郲    99、莱    100苑   
101宛     102屠     103荼    104迟    105母     106戎    107本    108雒    109干    110鱼   
111渔     112 暴    113植     114错   115荡     116曼    117蔓    118鄤    119登    120养
121聃     122骓    123黑     124皇    125甫     126正    127政    128整    129世    130臣   
131从     132老     133禄    134巴    135永    136契    137阏     138遏    139火    140微   
141衍    142箕    143比     144旰     145鲜    146自    147好    148葵    149勃     150采
151茶    152酁    153巢    154殿    155督     156兑      157锐    158耏    159改    160怀   
161帛     162还   163卬    164饥    165几    166共    167既     168甲      169瞿    170教   
171近    172防    173稚     174条     175錡    176繁    177悦    178说    179多     180虺
181浮    182据    183舍   184坎    185衎     186伉    187亢    188澄    189牢     190牞   
191辽     192宜   193寮    194僚    195鳞    196麟    197灵     198留   199陵     200买   
201髦    202旄    203猛     204获    205木    206目    207泥    208耦    209长    210邶
211鄁    212背    213孛    214犁    215牵     216沫   217妹    218昧    219卿     220省   
221圣     222适   223爽    224朔    225肆    226邿    227岁     228所    229同    230戙   
231仝    232瓦    233邷     234罔   235尾    236沃    237星    238秀    239锡     240乙
241一    242庸    243鄘    244完    245空     246桐    247盂    248刍    249甾    250菑   
251执     252挚   253止    254雉    255鸠    256犬    257赁     258鄹    259陬    260并   
261魋
复姓
262皇甫    263皇父    264司马    265司徒    266司城    267司空    268司工    269孔父    270牛父
271墨台    272墨夷    273目夷    274钟离    275王父    276王夫    277王甫    278王子    279鲜于    280鲜虞
281右师    282左师    283太师    284宋公    285宋华    286宗伯    287公朱    288子鱼    289子渔    290子荡
291子鉏    292子仪    293子奢    294子车    295子革    296艾岁    297白马    298北殷    299北旄    300北髦
301北单    302并官    303丌官    304亓官    305邓侯    306终葵    307祝其    308苑康    309苑庚    310薄姑
311薄奚    312长勺    313北邱    314褚师    315梅伯    316枚伯    317仲子    318仲行    319巫咸    320武信
321浮丘    322傅馀    323微生    324木门    325南门    326东门    327东乡    328耏门    329封人    330不更
331不夷    332不茅    333不苐    334正时    335幹献    336鸿夷    337及木    338即利    339己氏    340季老
341 鸠夷   342空桐    343空同    344空相    345老成    346老男    347老商    348老城    349茅夷    350戎胥
351成汤    352成子    353三伉    354少师    355师延    356师宜    357石弟    358事父    359叔梁    360唐山
361桐门    362屠三    363围龟    364尾勺    365西鉏    366西乡    367阳门    368有南    369右归    370鱼孙
371御鱼    372越椒   373而董    374中野    375巨辰经
宋氏与其他有血缘关系的姓氏
(共有375个,其中单姓261个,复姓114个)
宋氏,作为上古时代商族和夏商周“三代”商殷王族“子”姓后裔,在华夏民族众多姓氏中,先后由子、宋两姓派生出来的其他有血缘关系的姓氏,仅有史可查者,多达375个,其中单姓261个,复姓114个。
下面,根据有正史记载的宋氏与其他有血缘关系的姓氏,将其逐一排队,并对其姓氏来源作一简要介绍,供有兴趣者参考。(因字数限制,此篇放100个有血缘关系的姓氏来源介绍。)

1、宋
【姓源】
据宋朝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记载:“宋氏,子姓,商之裔也。武王克商,封纣子武庚以绍商。武庚与管、蔡作乱,成王诛之,立纣庶兄微子启为宋公,。。。都商邱。杜预云:。。。。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以其主火,。。。国皆公爵,於周为客,得用其先王礼乐。微子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凡三十一世,至宋君偃,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乃与齐、楚、魏为敌国。。。。。齐湣王与魏、楚灭之,而三分其地”。
《广韵》载:宋氏,是“宋微子之所封,遂为氏。”
宋氏为中国人口第二十二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0.81%。
【注】
宋氏的原始先祖,最早是以“子”为姓;是上古时代,商族和商殷王族的后裔。
周武王灭殷纣王,而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继承商殷先王的祭祀和殷商王族的管理。后来,因武庚参与管叔、蔡叔作乱,被周成王灭掉。自此,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为宋国公,建都于河南商丘。
晋代史学家杜预注释说:(商丘)本是陶唐氏(尧帝)时,所封火正(掌管火和奉祀火神的官)阏伯(阏,读额;阏伯即契)的故城邑,在那里主持火神祭祀。宋国是公爵(周朝诸侯最高爵位),周王以客礼相待(不以臣下对待);并且继续使用商殷礼乐祭祀先祖商王。微子启去世后,他的弟弟衍即位为国君,史称微仲(衍)。到了第三十一代国君宋君偃,他自封宋康王,向东打败齐国,夺取五城;向南打败楚国,夺取土地三百里;又向西打败了魏国。从而成为“战国七雄”之齐、楚、魏“三强”的敌国。最后,被齐湣王与魏、楚两国“三强”联合,将其灭掉,并由这三个国家分掉了宋国的疆土。
宋国公族及其后裔,以国为姓,由商殷先祖时期的“子”姓,而改为宋姓;并尊奉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为宋姓始祖。
之前,商朝后期,高宗武丁帝曾封他的一个叫“子宋”的儿子建立宋国,故地在今河北赵县一带,史称“古宋国”,后来被西周所灭。周朝初,周成王曾将古宋国封与微子启的弟弟微仲衍的儿子公子稽,史称“宋公”。后来,公子稽继承微仲衍即位宋国第三代国君后,将“古宋国”迁至商丘,与微子启建立的宋国,合二为一了。历代史籍曾提到“古宋国”,但都以子姓“国”出现。后来“宋”作为姓氏,一致公认的,是以微子启为开姓始祖。
又据《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以此推论,以上姓氏早在宋国立国前,作为氏族族群称谓,在商殷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那时尚未作为个人姓氏,冠名使用。

2、子
【姓源】
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载:“商始祖契,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赐姓子氏”。
又据《姓氏寻源》云:“有娀氏女曰简狄,为帝喾妃,吞玄鸟卵生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命为司徒,封于商,婚子氏。”
《姓纂》云:“殷、汤,子姓。”
【注】
【历史名人】
子 契 (即阏伯)殷商始祖。尧时为火正,舜时为司徒,赐姓子氏。死后葬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今有阏伯台,又名火星台、火神台。
子相土 阏伯之孙。曾任火正,马车的最早发明者。也是相姓的开姓始祖。
子王亥 阏伯6世孙,牛车的最早发明者。并开始到外族部落以物易物,进行商贸交易活动,是经商做买卖人——商人的始祖。也是王姓的开姓始祖。

3、汤
【姓源】
《广韵》云:“汤,子姓,成汤之后。”杜预曰:“梁国蒙县(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冢。”薄伐城即薄城,又名北亳,成汤所都。
汤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0.19%;中国人口排名第九十大姓。
【注】
史载:商族始祖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又名商汤、汤王、太乙等;即商朝开国之君武王成汤);他推翻夏朝,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二个统一大国及朝代——商朝,史称成汤为“高祖”。其后人中,有一支以汤为姓。
商王成汤建立商朝后,传到第十代国君盘庚,将国都自奄(读淹,今山东曲阜)迁至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史称“殷商”。
又据《风俗通》载:“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汤(即商王成汤)祀。子孙不得封者,以殷为氏”。
北宋时,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字讳,朝廷命令改殷姓为商姓或汤姓。所以,史称殷、商、汤为一家。五代时南唐国,有右仆射殷崇义,安徽人,南唐亡国后,他投奔宋朝,全家改姓汤。
据史载:宋国被齐、魏、楚联合攻灭后,末代君主宋王偃的弟弟昌的儿子隆,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因畏祸而改宋姓(一说子姓)为汤姓。
【历史名人】
汤思退(?-1164)南宋宰相。
汤显祖(1551-1616)明戏曲作家、文学家。
汤应曾 明末琵琶演奏家。
汤 斌(1627-1687)商丘睢县人。官礼部尚书,著名学者。

4、商
【姓源】
据《氏族略》云:“周武王灭商,子孙以国为氏。”《姓氏寻源》云:“商丘,阏伯封邑,相土因之,即宋。”《元史·商挺传》云:“其先本殷氏,避宋讳,改商。”
【注】
     阏(读额)伯,即契。相土,即契(阏伯)之孙。商王成汤,则是契的第十四世孙。
商王成汤建立商朝后,传到第十代国君盘庚,将国都自奄(读淹,今山东曲阜)迁至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史称“殷商”。
又据《风俗通》载:“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汤(即商王成汤)祀。子孙不得封者,以殷为氏”。
北宋时,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字讳,朝廷命令改殷姓为商姓或汤姓。所以,史称殷、商、汤为一家。
【历史名人】
商容 殷商贵族,被纣王废黜。周武王灭商后,曾在其闾里加以表彰。
商瞿 (前522-?)春秋时鲁国人,字子木,孔子学生。
商鞅(约前390-约前338)战国时期政治家。
商辂(1414-1486)曾任明丘部、吏部、谨身殿大学士。

5、殷
【姓源】
《史记》云:“契,子姓,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
又据《风俗通》载:“系自子姓。商祖契之后。盘庚自奄(读淹,故地在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河南安阳西北),故称殷商。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封汤(即商王成汤)祀。子孙不得封者,以殷为氏”。
《广韵》云:“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出陈郡。”
另据《姓氏寻源》云:“宋初殷氏改为汤氏。又有改殿姓者,又改商氏,五代南唐李景之臣商崇义即殷崇义。”
【注】
商王成汤建立商朝后,传到第十代国君盘庚,将国都自奄(读淹,今山东曲阜)迁至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史称“殷商”。
《元史·商挺传》云:“其先本殷氏,避宋讳,改商。”
北宋时,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字讳,朝廷命令改殷姓为商姓或汤姓。所以,史称殷、商、汤为一家。五代时南唐国,有右仆射殷崇义,安徽人,南唐亡国后,他投奔宋朝,全家改姓汤。
另据史载:微子第二十六世孙宋隐公,名:剔成,又名司城子罕。因被其弟公子偃(即宋王偃)夺权逐走后,他的后人流落昭阳岛(后改名微山岛);其三子名顺且,字子平;后来又流落魏国,官至相国,便以殷为姓,有纪念先祖殷商之意。
又据《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以此推论,殷氏早在宋国立国前,就作为氏族部落已经存在了。
【历史名人】
殷仲文(?-407)东晋文学家。
殷 芸(471-529)南朝梁文学家。

6、相
【姓源】
《姓氏考略》载:系自子姓。“相土之支以为氏。相土为殷先祖,古火正”。又说:“相,古殷城,以地名为氏”。
《风俗通》云:“商王河亶甲(亶,读淡;为商朝第十三代帝王)居相(相,即都城相邑,在今河南安阳西内黄东南)支庶(支系子孙)以地名为氏”。
【注】
相土是契(阏伯)之孙,子姓,继承阏伯为火正(掌管火及火神祭祀)之职,授侯爵。。曾发明马车,并驯马为使役。
史载:“商候相土作乘马”;即商侯相土,以教族人养马和驯马使役,而载入史册。从而大大提高了商族的运载能力和作战能力,使商族国势日益强盛。他的后人为纪念祖上相土,有一支以相为姓。

7、王
【姓源】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读归)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若琅琊、太原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文中说的“有子姓之王”,即契的第七世孙——商祖王亥的后裔,以王为姓。
另据《广韵》记载:“殷王子比干为纣所害,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中国第二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7.14%。
【注】
王姓:王姓乃中华姓氏中的头等大姓。史书记载:其构成姓氏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中有历史记载最早的一支,即为商族始祖契的第七世孙,也是相土的第四世孙王亥。他继位为商族首领后,最辉煌的功绩:一是教国人养牛,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二是发明了牛车,极大地便利了交通运输;三是组织族人以牛车为运载工具,贩运剩余畜产品和农副产品,到其他各部落进行贸易交换活动。所以,他被尊为“商人之祖”。在祖先发祥地商丘,建有规模宏大的“商祖祠”和“商祖文化广场”,以祭祀和纪念商祖王亥。他的后人中,有一支以王为姓。
另据史书记载:殷商王朝末期的国王帝乙之子,即殷纣王的庶兄、也是宋姓始祖微子启的同父异母兄弟王子比干,曾任“亚相”(即副宰相)。因纣王荒淫无道,微子屡谏不听而逃避荒野,比干则犯颜直谏,而激怒纣王,被纣王残暴的剖心而死。周朝推翻纣王后,曾为比干树碑立传加以表彰;史书均尊称他为王子比干。其后代子孙感其忠烈,遂以王为姓。
又史载:后有东周灵王的太子晋,又称太子王侨,本性姬。他因犯颜直谏父王的无道,而被贬至山西太原,废为庶人。其后人皆以王为姓。
【历史名人】
王 戎 (234-305)西晋琅琊临沂人,“竹林七贤”之一。
王羲之 (321-379)东晋书法家。
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应麟 (1223-1296)南宋学者。
王实甫 元戏曲作家。
王世贞 (1526-1590)明文学家。

8、戴
【姓源】
《姓纂》云:“宋戴公之后,以谥为氏。《孟子》有戴不胜、戴盈之,皆宋大夫。”(谥,即追封谥号,当时由周王追封)。
《广韵》云:“戴姓……本自宋,戴穆公生公子文,遂称戴氏。《风俗通》云:“凡氏于谥(即追封谥号),戴、武、宣、穆是也。”
《鼠璞》云:“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
今商丘古城西北9公里处,有宋国戴、武、宣三公王陵,因三陵并峙,故称“三陵台”。
戴氏为中国第五十四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0.39%。
【注】
宋国从微子启传到第九世,即为宋戴公(公元前799至前766年)。戴公传子武公(名司空;公元前765至前748年),其子孙皆以戴公谥号为氏,而姓戴。此为戴姓之始。
又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戴出自子姓,宋戴公子孙,以祖父谥号为氏”。唐代宰相戴胄、戴至德为其后裔之显达者。
今商丘古城西北有“三陵台”,即为纪念和祭祀宋国三位盛世国君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所设立。现为省级重点文物。
另据《通志。氏族略》和《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今河南兰考县;公元前713年为郑国所灭。其族人以国为姓,成为河南戴氏(西周金文写作此“戴”字时,省去“異”部,仅以土、戈部代之)。此为姬姓戴氏。
另据古籍《鼠璞》所载:周武王灭殷纣王后,不少殷遗族改姓为殷,称殷氏;后来又从殷氏中分出一支,改姓戴,以戴为氏。
【历史名人】
戴 圣 商丘人。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
戴 德 商丘人。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
戴 逵 (?-396)东晋学者,雕塑家和画家。
戴叔伦 (732-789)唐诗人。
戴 嵩 唐画家。
戴复古 (1167-?)南宋诗人。
戴表元 (1244-1310)元文学家。
戴 进 (1388-1462)明画家。
戴本孝 (1621-1691)清初画家。

9、武
【姓源】
《姓氏寻源云》:“宋有武氏,武公之子孙。”武公司空是宋国公微仲衍的9世孙,宋戴公之子,葬于今商丘古城西北9公里处“三陵台”。 又据《风俗通》云:“宋武公之后氏于谥。汉有武臣。又云隐公时有武氏子。”隐公,即宋隐公剔成,又名司城子罕,因被其弟宋王偃驱逐而隐居于昭阳岛(即微山岛),史称宋隐公。
又据《汉敦煌长史武班碑》载:“殷王武丁之后,支庶有武氏”。此为武姓之始。
武姓为中国第九十五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0.18%。
【注】
武姓:有两支。其一,据《风俗通》记载:“武姓。。。宋武公之后也。”宋戴公之子即宋武公司空,乃宋微子第十代孙;武公的后人便以武为姓。武公为宋国盛世国君之一,所以列商丘“三陵台”祭祀。
其二,据汉代《武班碑》记载:武班乃是商朝殷王高宗武丁的后裔,武丁为武姓始祖。武丁为商族“子”姓,也是商殷王族后裔宋微子的祖先。另据史书记载:唐朝女皇武则天为宋武公后裔。
【历史名人】
武则天 (624-705)唐高宗后、武周皇帝。
武宗元(?-1050)北宋画家。
武汉臣 元戏曲作家。
武 亿(1745-1799)清学者。

10、宣
【姓源】
《路史注》引《风俗通》云:“宣氏,宋宣公之后,子孙以谥为氏。”
宣公传位于其弟穆公,穆公又还位于宣公之子与夷。穆公之兄宣公,以及父武公、祖父戴公,三公之陵,在今商丘古城西北9公里处。三陵并峙,史称“三陵台”。
【注】
宋宣公后裔,以宣为姓。宋宣公乃宋武公之子;微子第十一世孙。宣公为宋国盛世国君之一,所以列商丘“三陵台”祭祀。
【历史名人】
宣文君 (283-?)前秦女经学家。

11、穆
【姓源】
《姓纂》云:“宋穆公之后,支孙以谥为氏。”
穆公名和,乃微仲衍10世孙,宣公力之弟。宣公传位其弟穆公,穆公又还位与宣公之子与夷。
穆公之兄宣公,父武公、祖父戴公,三公之陵,在今商丘古城西北9公里处。三陵并峙,史称“三陵台”。
【注】
宋穆公后裔,以穆为姓。宋穆公乃是宋宣公的弟弟。微子第十一世孙。史载:穆公因报答他哥哥宣公不传位于儿子,而主动让位与他的缘故;所以,他也不传位于其子公子冯,而传位于兄长宣公的儿子与夷为国君,是为宋殇公。
【历史名人】
穆修(979-1032)北宋散文家。

12、桓
【姓源】
《古今姓氏书辩证》载:桓氏,系自子姓。宋桓公御说,谥号为“桓”,其后遂以“桓”为氏。如宋桓公之孙向魋(读推),又名桓魋;曾任宋国大司马,其后裔遂以桓为氏。
【注】
宋桓公后裔,以桓为姓。他是宋湣公的弟弟,庄公的小儿子。史载:湣公因遭将军南宫万弑杀,湣公的弟弟公子御说,在朝廷大臣萧叔大心等人的帮助下,诛杀南宫万,而被拥立为国君,是为宋桓公。史载:宋桓公曾协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也为其子宋襄公继齐国之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了基础。
【历史名人】
桓齮 战国末年名将。
桓潭(前?-后56)东汉哲学家、经学家。

13、庄
【姓源】
《姓觿》载:春秋时宋庄公之后,以谥号为氏。
春秋时宋国有武庄之族,此宋国之庄氏。东汉时,为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庄氏改为严氏,魏、晋时有的又恢复庄氏,有一部分则继续以严为氏。
【注】
宋庄公后裔,以庄为姓。史载:宋庄公乃是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穆公立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为殇公,殇公被华父督弑杀后,又迎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即位,是为宋庄公。
【历史名人】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商丘人。
庄存与(1719-1788)清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
庄大田(?-1788)清代台湾农民起义首领。

14、孔
【姓源】
据《元和姓纂》载:殷汤(即商王成汤)之后,周初微子启封宋;传至宋湣公(共)六世孙孔父嘉,为宋穆公、殇(读商)公大司马,殇公三年为同族宋华父督所杀,其子木金父逃避鲁国奄(读淹,今山东曲阜)地,其后人遂以王父(曾祖父)字为氏”。
另据《姓纂》云:“微子之后,宋大司马孔父嘉后有孔父氏,亦为孔氏。”《姓氏寻源》云:“孔父为字,嘉为名,是以字为氏者。”
孔姓另有一支,相传为商王成汤的一支后裔,取本族“子”姓和成汤的字号“太乙”的“乙”字,“子”与“乙”合而为孔,后以为氏。
孔姓为中国人口第七十二大姓。
【注】
孔姓始祖孔父嘉,是正考父的儿子;乃是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第九世孙,。孔子前四世祖为宋国国君,前五世祖至前九世祖为宋国公卿(详见附表《宋国世系谱》《孔氏家谱图》)。孔子第九世祖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当时宋国太宰(相当于宰相)华父督(又名华督),因与孔父嘉政见不合,加之羡慕孔父嘉之妻貌美无比,遂设计杀害了孔父嘉,夺其妻;。同时,还弑杀了欲惩处他的国君宋殇公,而迎立公子冯即位,是为宋庄公。孔父嘉的家人为避祸乱,连夜抱着孔父嘉年幼的儿子木金父,逃往他家的世袭封地黍丘(也称栗地;今河南夏邑县);后来又辗转逃到鲁国,其子孙遂定居鲁国奄地(今山东曲阜一带)。自此,其家族流落鲁国,并失去公卿贵族身份,而降为士族。孔父嘉的子孙后代,遂以孔为姓;孔父嘉便成了孔姓氏族的开姓始祖。另据史籍记载:孔父嘉还有一部分后人,“有以孔父为姓者”。
【历史名人】
孔 丘 (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孔安国 西汉经学家,孔子后裔。
孔颖达 (574-648)唐经学家。
孔尚任(1648-1718)清戏曲作家。

15、林
【姓源】
《路史》云:“比干被纣杀害后,其子避难于长林之山,遂改子姓为林姓。”
中国第十六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1.18%。
【注】
据《晋安世谱校正序》和《元和姓纂》等记载:林姓与宋姓同出于子姓。殷商末期的忠臣比干,本是商王太丁的儿子,与纣王帝辛之父太乙(又称帝乙)本是兄弟,论辈分乃是纣王帝辛和微子启的叔叔,官居少师、亚相(副宰相)。他因反对纣王帝辛荒淫无道,当庭犯言直谏,而激怒纣王,被纣王残暴的剖心而死。
其时比干的夫人陈氏正怀有身孕,与婢女四人避难逃往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市,市郊有比干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又逃于长林(今河南林县一带)一石室中生下一男,取名坚。后来周武王伐灭纣王,为比干等忠烈之士树碑立传,封比干之子坚为大夫,并赐姓林(有纪念于长林降生之意),食邑(即封地)于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林坚后人以林为姓。此为林姓之始。
【历史名人】
林 逋 (967-1028)北宋诗人。
林 春 南宋画家。
林 良 (1416-1480)明画家。
林则徐   (1785-1850)清末政治家。

16、朱
【姓源】
据《后汉·朱晖传注》引《东观记》云:“其先宋微子之后,以国氏姓。宋(国)衰,诸侯灭宋,奔砀,易姓为朱,后徙于宛”(宛,即河南南阳宛城)。
又引《朱公叔穆鼎铭》云:“朱有殷之胄,微子启以帝乙元子,周武(成)王封诸宋,以奉成汤之祀,至元子启生公子朱,其孙氏焉。穆为晖之孙,一云易姓为朱,一云启生公子朱,二说不同。”
以上两处记载略有不同,但朱姓原于子姓,是微子启之后裔,则没有异议。
中国第十四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1.26%。
【注】
殷之胄(读宙,即后裔),意为殷商族的后裔。帝乙,即微子启和纣王的父亲。元子,即长子;元子启,即长子微子启。元子启生公子朱,即长子微子启,又生了儿子叫公子朱。
据《姓氏急就篇。王应麟补注》所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偃王失国后,其后裔四处逃难,其中一支逃至砀(今安徽东北砀山县,曾隶属江苏徐州),隐姓埋名,后来以母姓,改姓朱,成为江苏、安徽朱姓氏族。传说朱元璋即其后裔。再后来,有一支迁移到河南南阳宛城一带居住。
另据《通志。氏族略》等记载,有一支朱姓出自曹姓。古曹国国君本是颛顼帝后裔曹安。西周初,周武王封其弟姬振铎为曹国国君,而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小邾国(故址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战国时,曹国被楚国所灭;其后裔有的恢复姓曹,有的以国为姓,而姓邾,后由邾简化为朱。
朱姓还有一支,为伏羲时期的朱襄氏后裔,改姓为朱。
【历史名人】
朱 温 (852-912)后梁太祖,商丘人。
朱 熹 (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朱元璋 (1328-1398)明朝建立者,即明太祖。
朱 耷 (1626-1705)清初画家。

17、牛
《广韵》云:“牛氏……本自殷,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帅师败敌长丘死之,子孙以王父(曾祖父)字为氏。”
据《戴氏统谱》载:“牛父乃宋戴公10世孙,宋襄公5世孙。
司寇,掌刑狱之官。
【注】
据史书《广韵》和《戴氏通谱》等记载:宋微子第十八世孙、宋戴公第十世孙牛父,宋昭公时担任大司寇(掌管刑狱、治安、司法的最高长官);他率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长狄入侵时,在发生的长丘(今河南封丘西南)之战中,英勇战死。宋昭公随即立牛父的后代为牛氏族,以其字为氏。其后人也有以复姓“牛父”为氏者。
《广韵》载:“牛姓。。。。微子裔,司,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注释:1、微子裔,即宋微子的后代。2、司,即司寇。3、王父,古文指祖父,也泛指玄、曾祖父。依据《周礼》五世亲尽、可另立别族的礼教法统,后人多以玄曾祖父之字而另立为氏。4、又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宋微子后人以“王父”字为姓氏的还有孔、乐、边、鱼、微、仇、求、皇甫等28姓。5、长狄(一说长逖,读替),还有赤狄、白狄等狄族,春秋时曾居住在山东高清一带。狄,古文又写作翟(也读狄)。
【历史名人】
牛僧孺(779-847)唐大臣。
牛 皋(1087-1147)南宋抗金名将。
牛 富(?-1273)南宋霍丘人,曾任侍卫马军司统制,元军破樊城,他巷战不屈,身受重伤,投火而死。

18、何
【姓源】
据《商周家族形态研究》载:何姓,“铭于商朝晚期青铜器上铭文,系商王族异姓亲族的氏号”。又据《三辅决录》云:“又朱氏冒何姓者,汉何苗是也。”
中国第十七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1.17%。
【注】
史载:另有二支何姓,一出自姬姓,一出自韩姓。
【历史名人】
何 休 (129-182)东汉经学家。
何承天 (370-447)南朝宋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
何 瑭 (1474-1543)明学者。
何绍基 (1799-1873)清诗人、书法家。

19、孙
【姓源】
《姓氏寻源》云:“汉安平相孙根碑云:厥先出自有殷,玄高之乐子,汤之苗,至于东凹,大虐戕仁,圣武定周,封干(即比干)之墓,胤裔分析,避地匿轨,姓曰孙焉。”《路史》注:“孙氏,一出于商,一出于卫。今此碑云:出比干。”
中国第十二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1.54%。
【注】
据汉朝《孙根碑》等记载:殷商王子比干,因反对纣王荒淫无道,被纣王剖心而死后,周武王伐灭纣王,为比干等忠烈之士树碑立传;其子孙被尊称为王子子孙,甚为荣耀;其子孙有一支遂以孙为姓,称孙氏,从而形成孙姓氏族。
另据《元和姓纂》等记载:还有三支孙姓,分别出自西周卫国国君姬康叔之后惠孙的后裔、春秋楚国令尹(宰相)孙叔敖之后裔、齐国大夫田完之后田书的后裔(赐姓孙,即山东孙氏、兵圣孙武的祖先)。
【历史名人】
孙武 春秋时兵家。
孙权 (182-252)三国时期吴国建立者。
孙炎 三国魏经学家、训诂学家。
孙策 (175-200)孙权兄,曾封吴侯,后追封长沙桓王。
孙复 (992-1057)北宋学者。范仲淹弟子。

20、郑
【姓源】
据《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考证:郑姓,系自子姓。商王高宗武丁,封他的儿子为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诸侯国。奠、鄭(郑字繁体)古为一字,奠国即郑国。国都最初在商朝都城附近的北郑,即今河南濮阳西南的帝丘遗址;后来迁至西郑,故地在今陕西华县东。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朝将子姓郑人迁到渭水上游,在今陕西宝鸡附近,以国为氏。
【注】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封姜子牙之少子(小儿子)井叔,于原子姓郑国故地,史称西郑;故城建在今陕西凤翔南。到周穆王时,西郑因故被剥夺封号,自此,姜姓郑国消亡。其国人便改姓为奠井氏(即郑井氏),后简化为郑氏。
后来,到周宣王时,封其同母弟弟桓公友的后人于郑国,属伯爵;其国都最初在今陕西凤翔南,后迁到陕西华县东,最后迁至河南新郑。从此,郑国成为姬姓封国。

21、邓
【姓源】
《广韵》云:“殷王武丁封季父于河北(即黄河以北),是为邓侯,后因氏焉。”
中国第三十四大姓。
【注】
据《路史》、《广韵》等记载:邓姓与宋姓、曼姓等,皆同出于子姓。商王高宗武丁,封他的叔叔曼季(又称季曼)于邓国曼城,最初封曼侯;后来又改封邓国,称邓侯(在今河南孟县西部邓城)。西周伐灭殷纣王时,邓国也被周武王所灭,其邓姓族人迁至今河南襄樊一带,又重新建立邓国;使邓国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600多年。春秋时,邓国曾经是南方的重要诸侯国。后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所灭。邓侯的子孙为纪念故国,改姓为邓,成为河南邓姓氏族,史称邓姓正宗。另有一支以曼姓为氏。
【历史名人】
邓 析 (前545-前501)春秋末法家先驱、名家。
邓 禹 (2-58)东汉初南阳新野人,封高密侯。
邓世昌 (1849-1894)清末海军将领。
邓石如 (1743-1805)清篆刻家、书法家。

22、丁
【姓源】
商王高宗武丁之后,被封为丁侯,其后世遂为子姓丁氏。故《太公金匮》云:“武王伐纣,丁侯不朝。是丁姓商时已有。”
中国第四十六大姓,约占汉民族人口的0.42。
【注】
据《姓氏考略》等记载:殷商王族有丁侯,因不从周武王讨伐殷纣王,而被西周所灭。西周时期,宋国有大夫宋丁公,为微子启后裔,丁公是其谥号(死后追封的称号),其子孙皆以其谥号为姓,称丁氏。后来形成河南丁姓氏族。
商朝丁姓古国,多见于史籍,但记载不详。这与当时众多诸侯古国的情况基本相似,已大多湮没于历史。
史载:另有丁姓一支,为齐国开国国君姜太公吕尚之子吕伋的后人。吕伋为周成王时期朝廷重臣,死后被追封谥号为齐丁公;其后裔皆以其谥号为姓,此为姜姓丁氏。
【历史名人】
丁 顗 宋初藏书家。
丁 度 (990-1053)宋文字训诂学家。
丁启睿 商丘永城人,明兵部尚书。
丁 敬 (1695-1765)清篆刻家。
丁汝昌 (1836-1895)肖末海军%

1831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31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2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20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