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8

[佳作转载] 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

[复制链接]

5041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7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2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

    摘要:苏轼在诗论中推崇的“枯淡观”,是对宋朝诗歌领域中“平淡观”的再升华。“枯淡观”的提出,对于重新认识诗歌的美具有巨大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苏轼诗论中的“枯”、“淡”各自的深层含义,以及“枯”与“淡”之间内在的精神秩序,借此来阐释其“枯淡观”中值得后世继承与玩味的精髓之处。
    关键词:苏轼;枯淡;有限;无限
    一、“枯淡观”之“枯”:有意义的枯
    诗论中“枯”的概念,并不是由苏轼首家提出。“枯”的比较详尽的诗论意义早在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就有相关记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神存富贵,始轻黄金”强调的是人因精神上的富足而轻视物质的富足。“浓尽必枯,浅者屡深”强调的是浓烈的外表下则有空虚的内在,浅薄的事物反而更有深味。
    苏轼提出的“枯淡”中的“枯”,则更是直接继承了司空图的“枯”的概念与内涵。
    其于《评韩柳诗》一文: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 佛云: `如人食蜜,中边皆甜' 。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苏轼所言的“外枯而中膏”,则将“枯”与“膏”两者进行并置。在苏轼看来,两者并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相互共存。当然,也并不是说,诗句简单地、机械地将外枯的形式与有意义的本质叠加,即是符合苏轼眼中的好诗。
枯以实为为前提,无实无枯。
    既然苏轼肯定“外枯”的存在,那么,换而言之,是否有“内枯”的存在。
    正如“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所言,苏轼看来“中边”都是有“枯”的存在。此处的“枯”似乎也已经脱离了外在形式的桎梏,转而向诗歌精神内涵服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外枯而中膏”也有了新的意蕴。“中膏”不再是与“外枯”并置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或者说是底蕴,后者是前者的吸收与升华。“外枯”是“中膏”的新形式与新内在相结合的集体表达。
    “枯”,内在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二、“枯淡观”之“淡”:再升华的淡
    “平淡论”曾在北宋诗坛上大行其道。在苏轼之前,梅尧臣等就对“平淡论”有过较为深刻的剖析与解释。以梅尧臣为例,他曾在自己很多的诗作中都曾用到“平淡”的字眼,如:“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淡邃美”。
    而苏轼所提倡的“淡”,则是对诗歌风格的高度概括。
    苏辙的《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记录了苏轼对陶渊明“枯淡”诗风 的批评:“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自己也《评韩柳诗》中进一步论述了陶诗的“枯淡”风格:“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
    可以说,苏轼对于“淡”的个体理解与系统性论述缘起于陶渊明的诗歌。
    他对于陶渊明诗歌的接受是在于他人生转折点——乌台诗案之后,传统的儒学思想与理想已经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逐渐转向佛老思想的苏轼,在诗歌领域发现了隐逸之宗陶渊明的诗歌。同样是仕途不顺遂的两人,在相隔数百年的时空里,产生了惊人的文学共鸣。
    他对陶诗的评论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那么,这和“淡”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苏轼将“质”、“癯”与“绮”、“腴”原本相对立的概念再度并置。他并没有反对所谓的“绮”与“腴”,而是将这两者作为“质”与“癯”铺垫与内核。所谓的“淡”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是不自觉的流露。风格上既不是魏晋玄言诗的近乎寡味,也不是南朝宫体诗过分追求辞藻的靡丽、格律的精致。而是在日常生活化的景物、 白描式的描写、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表现出用典、格律运用的巧妙、丰富饱满的真情、人世的深层哲理。
   三、“枯淡观”:从有限至无限的想象
    在粗浅地剖析了苏轼“枯淡观”中的“枯”与“淡”的个体含义之后,那么所谓“枯淡”的诗论观点是如何在产生自己独特而深渊的意味的呢?
    “枯淡”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将“枯”与“淡”相加。此两字眼的叠加,要求“枯不至于枯瘠,淡不至于平淡”,产生的韵味产生于读诗者有限与无限之间的想象之中。
    正如前文所说,“枯”代表的是艺术上的手法与要求,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枯”代表的是艺术上的审美风格,即简淡之语背后的情思与深思。那么,“枯淡”则是要求用艺术手法要求去抵达,去完成以审美风格层面的构建。
    司空图也曾提出过“诗味说”,强调诗歌的最高趣旨与审美境界所追求的应该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同样的,在“枯淡观”诗论观点中,“枯淡”最终追求也是一种深远的意味。苏轼晚年所得的诗论观点,亦是凝聚了他大半生的诗歌创作经验与生活阅历。需要得到如他一般在诗歌中所得到的高度审美感受,同样要求与他相近的艺术水平与生活历练。从这个角度来看“枯淡观”,甚至是带有区别年龄审美等潜在要求。
    “枯淡观”所产生的韵味对后世诗论的影响,更在于它所带有的隐形要求:通过有限的“枯”把握无限的“淡”。囿于有限的文字而选择超脱,既而有限被超脱为无限。这是一种超越的过程,诗人在这个超越之后,完成自我诗境的构建,而读者也因由相似的心境与审美,完成对有限文字的超越,达到之前诗人所构建的完满的诗境,以此获得一种经历过曲折审美经历后的无限韵味。
    苏轼将“体悟”置于“诗歌”的至高处,而动作也给后世的诗论界带来无限意味去遐想与思索。

5041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7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强调的是人因精神上的富足而轻视物质的富足。“浓尽必枯,浅者屡深”强调的是浓烈的外表下则有空虚的内在,浅薄的事物反而更有深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1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7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枯以实为为前提,无实无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1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7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枯”是“中膏”的新形式与新内在相结合的集体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1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7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苏轼将“质”、“癯”与“绮”、“腴”原本相对立的概念再度并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1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7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淡”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是不自觉的流露。风格上既不是魏晋玄言诗的近乎寡味,也不是南朝宫体诗过分追求辞藻的靡丽、格律的精致。而是在日常生活化的景物、 白描式的描写、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表现出用典、格律运用的巧妙、丰富饱满的真情、人世的深层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1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7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枯”代表的是艺术上的手法与要求,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枯”代表的是艺术上的审美风格,即简淡之语背后的情思与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1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7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有限的“枯”把握无限的“淡”。囿于有限的文字而选择超脱,既而有限被超脱为无限。这是一种超越的过程,诗人在这个超越之后,完成自我诗境的构建,而读者也因由相似的心境与审美,完成对有限文字的超越,达到之前诗人所构建的完满的诗境,以此获得一种经历过曲折审美经历后的无限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97万

回帖

353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3176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2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赐玉交流,相互学习,一路见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16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