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18|回复: 60

新旧韵之争是一种伪学吗?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4-1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4-14 16:14 编辑

研究新韵是可以的,研究旧韵也是可以的。但新旧韵的争论,则无关正确错误,只关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这个东西,无法靠争论得出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就是一种伪学。有的人把大量精力花费到伪学上,殊为可惜,类似帖子,本版不取。(大有同人)(此段话来源于仁者诗友的一个帖子)
----------------------------------------------------
新旧韵之争是伪学吗?规范用韵的重要性仅次于规范文字。从古至今用韵一直是由官方规范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用韵长期实行双轨制不利于诗词的发展。

而平水韵是中华一直持续传承的韵种,在两岸四地的华人中具有广泛的号召力。所以确立使用何韵种将影响中华诗词的发展方向。研究用新韵还是用旧韵并非是伪学,不赞同大有同人的此番言论。

大有同人说:新旧韵的争论,则无关正确错误,只关价值取向。价值取向这个东西,无法靠争论得出结果。

价值取向指的是什么?诗评有没有关系到价值取向?同样的一首诗,依据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每个人的诗评都会有所不同甚至是评价完全相反。按照大有同人所说的这段话的逻辑,是不是诗评也不应该允许争论?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7-4-14 1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有同人以前不见活跃于理论版,偶尔说几句,算个打酱油的,自从当理论版首席后,勤于论述,也算理论界一厄。

点评

你错了!大有未任绝句版主前我就与他有交集了,他一直来以理论见长,出任绝句版主也是因以理论见长,而被看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1 12:57
韵部的分类,分布,历史传承,主流人群的分布等,综合评价下来肯定会有好坏之分。 不争论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呢?儒门学说为什么会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还不是靠反复争论与推敲得来的? 大有同人的这番话露洞百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4 1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4-14 14:52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4-14 14:24
大有同人以前不见活跃于理论版,偶尔说几句,算个打酱油的,自从当理论版首席后,勤于论述,也算理论界一厄 ...

韵部的分类,分布,历史传承,主流人群的分布等,综合评价下来肯定会有好坏之分。

不争论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呢?儒门学说为什么会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还不是靠反复争论与推敲得来的?

大有同人的这番话漏洞百出,难以让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56

回帖

11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66
发表于 2017-4-14 1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什么都是废话,去律绝版贴上一两首,甭管新韵旧韵,能让人赞叹飘红,或步韵如潮,那才叫本事。

点评

这个怪有时清醒,有时胡说。这里又胡说八道了  发表于 2017-4-18 13:49
汉字有简化字与繁体字,要不要再用篆字甚至甲骨文去写?从古至今的韵种多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想用哪个就用哪个? 这里是诗词理论专栏,讨论用韵问题很自然。你的观点是什么,韵不受限制?可以随便去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4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14 16:31
讲什么都是废话,去律绝版贴上一两首,甭管新韵旧韵,能让人赞叹飘红,或步韵如潮,那才叫本事。 ...

汉字有简化字与繁体字,要不要再用篆字甚至甲骨文去写?从古至今的韵种多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想用哪个就用哪个?

这里是诗词理论专栏,讨论用韵问题很自然。你的观点是什么,韵不受限制?可以随便去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56

回帖

11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66
发表于 2017-4-14 1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14 17:30
以能写出好诗为上。平时写诗用韵(当然应该标出用的是何韵),只要是有所依据的,诗律版都应该承认。在这 ...

我是旧韵新韵都用,只不过旧韵用得多。而新韵也不遵《中华新韵》,还是按拼音来,ing是ing,eng是eng,ang、eng、ing、ong从不混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4

回帖

4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4
发表于 2017-4-14 1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中华民族的古诗词发扬光大,我恳请新韵另创新的音韵系统及诗词格律,平水韵只适用于中古音系的近体诗词。普通话别说吟唱,就是朗诵古诗词也不成,去上声不分明,入声变别的声调就万万行不得。

点评

汉字发音因时代各异、因方言各异是一个长期的难题。即便要解决也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实行新韵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两大难题吗?解决不了。自从汉字的四声被发现(发明)以来,加速了汉字的发音从混沌到清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18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大有同人太有“水平”了,与此种人无法谈理论的。既然首席水平如此而已,建议把这个理论版关了算了

点评

作者:大有同人 中秋在望,于山中收得安全东首版《云水集》,乃作五言四个 之一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如观点评:作者在此诗文中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0 14: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1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韵说      西河主人        转自国粹网
  

提及声韵,必须从古代先民的劳动号子说起。古代先民在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集体的动作,开始了从最简单的发音的劳动号子,这些劳动号子没有别的意义,只是用易于发音的音符来大声吼出来,以便于同伴们的协同。到了后来,这些劳动号子逐渐加入了语言。这些加入劳动号子的语言,同样也要求能易于发音,易于朗朗上口。于是产生的声韵——尽管先民们这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声韵。声韵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好听、好读、好唱。

诗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无从考证。但从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中我们了解到,至少在周朝建立时已经有了诗。而在《诗经》中,声韵的应用已经相当的成熟。如:

1.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稍后的《楚辞》,同样也可以证明先人们早就熟练地掌握了声韵的应用。如:

吉日兮辰良,东皇太一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缪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楚辞·九歌》

及至秦汉,作为诗歌大国的中华,诗作的量浩浩如烟海了。但对于声韵之学,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书面的东西。在诗歌中的韵,只是一种约定俗成,也没有关于四声的说法。

真正开始研究声韵学是什么时候?据康熙年间学者朱彝尊称:“声韵之学盛于六代,沈约以天子圣哲分四声,自谓入神,顾其书终莫有传者。”也就是说,直到六代(指三国吴 、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陈 )才在天子的旨意下把声韵分成了四声:平、上、去、入!(在后世的《康熙字典》中有个分四声法比较形象地将四声形容了一番:“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然而,我们并没有查找到六代时出版正规的韵书。传说中国最早的韵书是魏时左校令李登的《声类》。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所载,《声类》分为十卷,共收11520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由于该书早佚,其具体面貌不得而知。西晋时小学家吕忱之弟吕静曾仿照《声类》写过一本《韵集》,分作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此书也早已失传。其后韵书接踵相继,特别是南朝齐、梁时,沈约、周颙等人发现了汉语四个声调的存在,为韵书的编写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条件。自是以后,各种韵书风起云涌,各有乖互。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韵书是隋陆法言所撰的《切韵》。《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其编写体例、审韵原则由当时著名的音韵学家颜之推、萧该等八人所定,由陆法言执笔。该书编写的目的有二:一是为研究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一是为诗人提供一本检韵的韵书。根据前一目的,需要讨论语音的古今南北异同,本着从严从细的原则将具有细微差别的韵全部区分开来,即陆法言在《序》中所说的“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剖析毫厘,分别黍累”等,因此全书分韵有193个之多。从后一个目的出发,该书允许诗人作诗时将某些音色接近的韵合并使用,即《序》中所说的“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由于《切韵》撰者名高,审音精确,权威性强,适应范围广,所以自《切韵》一出,六朝以来的韵书便失去市场,淹没无闻。《切韵》继承了前代韵书的优点,总结了韵书编写的得失,是中国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

到了唐代,《切韵》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其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为《切韵》增字作注的人很多,其中主要的有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及李舟的《切韵》等。可惜的是,《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失传了,今天所能看到的是清末以后才陆续从敦煌石室、新疆吐鲁番及故宫等地发现的,大多数都是一些残卷。
现在可以找到的第一本官修韵书是宋朝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编撰的,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是宋代的官韵。《广韵》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它完整而详细地记录中古的(从南北朝到宋末)语言系统,今天的学者可以依据《广韵》确知中古语音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情况。《广韵》共分 5卷,平声分上下 2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 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现今古诗词爱好者喜欢用的《平水韵》因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作词时用韵则相对放宽,可以用邻韵了(清戈载编纂的《词林正韵》总共就只有十九个韵部)。

对比《平水韵》和《广韵》,《平水韵》的韵部大为减少了。而后世的各朝,也为了考试的规范性,在考试中规定了《平水韵》作为律绝必用之韵。这也使得后世的文人骚客们作诗押韵非平水不可。尽管现在有了官方出版的《诗韵新编》和《中华新韵》。不少现在的旧体诗爱好者们不少仍以《平水韵》为正宗用韵。只是基于“改革”的步伐无法阻止,才勉强地却又无理地要求用新韵者在作品中必须注明“新韵”!似乎用新韵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行为。

必须指出的是,在古代,人们是用字注音的,又叫切音。比如“东”字注音是“德红切十七”;“冬”字注音是“都宗切七”。这二字在现代拼音中的注音都是dōng,没有任何不同。而在古代却分在了二个互不相通的韵部中。古人为什么这么做?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古代时“东”和“冬”的读音不同。比如“东”念dūng(呵呵,现代拼音里没这个音),而“冬”念dōng。

从古至今,由于朝代的变化、都城的易地、各地人员的交流与往来,汉字在读音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建国后推广使用了汉语拼音之后,统一了汉字的现代读音和注音方法。原来的平、上、去、入四声已经变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找不到入声的读音了。

《中华新韵》是中华诗词学会根据《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整理出的,共分为十四韵。即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不再保留入声韵。只是为了方便对照平水韵,而在原入声而现为平声的字后加注。《中华新韵》完全按现代汉语的标准规范读音分部,符合现代国人的发音。只要是上过小学的人便能掌握新韵。应该说,《中华新韵》为用新韵的旧体诗词爱好者提供了个名正言顺的“许可证”。相对于1965年出版的《诗韵新编》中还保留着个入声的尾巴而言,是个革命性的进步。毕竟现代汉语拼音已经无法为入声注音。我不知道那些支持保留入声的人们是如何对入声进行注音的。更不知道他们在读“一”和“七”时是如何读出平仄的不同的。

对于有人借口说保留入声是为了让现代人了解古人的读音和传统,这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即便是古代,韵书也因读音的变化经过了发展和改变,再支持保留古音其实是不了解诗为什么要讲究声韵。现代人用现代的声韵理所当然!现代人用现代的声韵作旧体诗更能让人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更符合古人对于诗词声韵的要求的本意。同时,对于现代人学作旧体诗可以免受强背《平水韵》之苦,也有利于旧体诗的发展。现代人读古诗时也并不会因为古今的读音不同而困扰,毕竟现代人都能明白古今读音变化了的道理。当然,我也并不反对人们继续使用《平水韵》。毕竟他们是习惯了。但我反对那些使用《平水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新韵的人。

总之,声韵从古而今在变化着,将来应该还会有所变化,《中华新韵》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又会有所改变。

点评

“但我反对那些使用《平水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新韵的人。” 很好。很义正言辞。那么,你是否反对使用新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旧韵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4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18 13:52
这个大有同人太有“水平”了,与此种人无法谈理论的。既然首席水平如此而已,建议把这个理论版关了算了 ...

作者:大有同人

中秋在望,于山中收得安全东首版《云水集》,乃作五言四个 之一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如观点评:作者在此诗文中以盛世为名,崇尚“太上,不知有之”的境界,借此“自我陶醉”。别的领域先不讲,诗词界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观多次反复强调过。一个整天不看新闻、不过问政治的人能把版主当好吗?他自己的“价值取向”就很有问题。


点评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披佛徒外衣,行鹰犬之事,更好撩扰女士,虽自称佛家高士,实为释氏之贼。  发表于 2017-4-24 09:12
第三句的诗旨是为结句烘托!是一种艺术手段,这是诗学。如果以此作依据,下定论,是谓不知诗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1 12:51
点赞  发表于 2017-4-20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0 1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云山人 于 2017-4-21 12:53 编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旧亦空,新亦空!真亦空,伪亦空!

点评

空者不是虚无也。不能望文生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1 07:21
空者不是虚无也。不能望文生义  发表于 2017-4-21 07:20
六道中均有善恶之分,学佛越深入越会辨析明彻,正知正见就越会增强。连善恶都分辩不清如何入世行愿?如何去护法? 《心经》的经文是帮助你去除我执,明心见性的。而你却曲解成“旧亦空,新亦空!真亦伪,伪亦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0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4-20 16:3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旧亦空,新亦空!真亦伪,伪亦空!

六道中均有善恶之分,学佛越深入越会辨析明彻,正知正见就越会增强。连善恶都分辩不清如何入世行愿?如何去护法?

《心经》的经文是帮助你去除我执,明心见性的。而你却曲解成“旧亦空,新亦空!真亦伪,伪亦空!”,这些都是属于曲解佛教教义,构成谤法。

这种言论不只你一个人有,而是很多人都有。不知道你们是跟哪位师父学的,把佛法学成这个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21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4-20 16:3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旧亦空,新亦空!真亦伪,伪亦空!

空者不是虚无也。不能望文生义

点评

《金刚经》好像就是专门回答这一问题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1 1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4-20 14:24
作者:大有同人

中秋在望,于山中收得安全东首版《云水集》,乃作五言四个 之一

第三句的诗旨是为结句烘托!是一种艺术手段,这是诗学。如果以此作依据,下定论,是谓不知诗也!!!

点评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这是一种艺术手段?那你说此句作何解?大有同人不只是这一首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他的诗作很多都是这种格调。 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1 1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4-14 14:24
大有同人以前不见活跃于理论版,偶尔说几句,算个打酱油的,自从当理论版首席后,勤于论述,也算理论界一厄 ...

你错了!大有未任绝句版主前我就与他有交集了,他一直来以理论见长,出任绝句版主也是因以理论见长,而被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4-22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14 18:37
用何韵写诗,本就是各人自已的事,何须他人多舌啊。吟者挑起用韵之争,实在是无聊。当然,他借此出名,也 ...

用韵之争并非吟者所能挑得起的,是官方在一手主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4-22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21 07:21
空者不是虚无也。不能望文生义

《金刚经》好像就是专门回答这一问题的。

点评

空者是佛教的辩证法之一,不是虚无  发表于 2017-4-23 13:25
《金刚经》是属于了义经文,但是其中的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很重要。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4-2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传承,用新韵写并不存在问题,但在与古诗衔接上其问题就立显了。当代人已有自己的诗体,这就是白话诗,白话诗与现代语音是融合的,而旧体诗则属于中国古典文化范畴,古典诗词写作有没有必要也要采用现代语音,是值得探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 发表于 2017-4-14 19:56
为中华民族的古诗词发扬光大,我恳请新韵另创新的音韵系统及诗词格律,平水韵只适用于中古音系的近体诗词。 ...

汉字发音因时代各异、因方言各异是一个长期的难题。即便要解决也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实行新韵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两大难题吗?解决不了。自从汉字的四声被发现(发明)以来,加速了汉字的发音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现在任何一个真正会讲普通话的人,给他任何一个字,他都可以通过这个字说出另外与其声母、韵母相同的另外三个字的发音。许多外国人学汉语发音不标准,就是因为对汉字四声的甄别能力不过关。

入声字是属于一种进化不充分的发音,所以最后才归于其它三部。按照平水韵的分类入声部一律属于仄声,所以,入声字现在仍属于仄声的我们不用去管,现在发音属于平声的,我们规范加注一个仄声的读音即可。所以,平水韵的历史地位无法替代,它是一种无形资产,盲目去废弃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4-22 08:20
《金刚经》好像就是专门回答这一问题的。



《金刚经》是属于了义经文,但是其中的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很重要。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圆瑛法师对此句的释义如下:

征释正义,良以发菩提心者,非但不应取法,亦不应取非法;双离空有,方归中道,故于法不说断灭相。佛之教人离相,以有相之常见当离,而空相之断见亦当离,何尝教人断灭相耶!


”双离空有“,既不执于常见,又不落于断见。《金刚经》在此品中专门强调了执有不可取,执空也不可取。不要因为读了《金刚经》就认为佛法是讲断灭虚无的,可以不用去发菩提心,不用去发四弘誓愿了,那都是对佛教教义的曲解。

佛法了义、究竟、圆融、通达。绝不会留下一些漏洞等着世俗的人去挑的,否则也不会传承到现在。

网上很多的谤佛言论都是由于当事人对佛法的参研不求甚解而产生的邪见所造成的,戒定慧是佛教一切法门所遵循的修行次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4-21 12:51
第三句的诗旨是为结句烘托!是一种艺术手段,这是诗学。如果以此作依据,下定论,是谓不知诗也!!! ...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这是一种艺术手段?那你说此句作何解?大有同人不只是这一首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他的诗作很多都是这种格调。

小到诗词分类、诗韵传承等问题,大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国家的统一等问题。各种国际势力暗流涌动,经济层面,文化领域需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要居安思危。

本来年纪轻轻的一个人却缺乏活力,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身为首版,其言行难免要影响到其他的年轻人,所以如观才要作一提示。




点评

看你自己说对佛学造诣很深!那就不要过于执着。如果一定要执着这样理解的话,我也可以告诉你,在下也“新闻多不读”,为什么?很简单,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处莺歌燕舞,欣欣向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2:23
以此句来反衬自己(他大有同人)对该书之喜爱!我已说过了,这是一种艺术手段!如小杜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你一定要说难道赤壁之战真的靠的是一场东风?小杜不关心百姓死活,只关注二乔!那我也无话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2 1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4-22 11:50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以此句来反衬自己(他大有同人)对该书之喜爱!我已说过了,这是一种艺术手段!如小杜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你一定要说难道赤壁之战真的靠的是一场东风?小杜不关心百姓死活,只关注二乔!那我也无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2 1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云山人 于 2017-4-22 12:29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4-22 11:50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看你自己说对佛学造诣很深!那就不要过于执着。如果一定要执着这样理解的话,我也可以告诉你,在下也“新闻多不读”,为什么?很简单,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处莺歌燕舞,欣欣向荣,前途光明灿烂!一切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新闻也一定都是这样说的,不看也知道!至于一些小道消息,劝你不要听!最后,跟你说穿了吧!只要你乖乖听话,埋头耕田就是了,谁要你抬头思考?关心国事?不要惹事儿!我们的如观大师!!!^o^

点评

你现在也终于承认“新闻多不阅”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了?如观没有冤枉你们吧?你们的真实思想如观很清楚,只不过是要设法让你们自己隐藏不住,自己说出来。 “新闻多不阅”是你们真实的意思,但有时又恐怕心有不甘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4-22 13:31 编辑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4-22 12:23
看你自己说对佛学造诣很深!那就不要过于执着。如果一定要执着这样理解的话,我也可以告诉你,在下也“新 ...

你现在也终于承认“新闻多不阅”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了?如观没有冤枉你们吧?你们的真实思想如观很清楚,只不过是要设法让你们自己隐藏不住,自己说出来。

“新闻多不阅”是你们真实的意思,但有时又恐怕心有不甘吧?是不是有时也难免要“阅一阅”?诗文中的这”盛世“是不是你们的真实表意倒是很难说了,还是希望你们自己能坦率地说出来,但愿不要”欺心“才好。

如观毕竟以前同他打过交道,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年纪轻轻的城府这样深是不是很好,还需自己去揣摩。这是个建议,听不听由他。

“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波茫茫何处寻?”

”小隐于山林,大隐于市井“,”用之则出,舍之则藏“,再平常不过了。但是若如此”做作“地去标榜一番,恐怕就不是发于自己的真心了,这诗文的”水分“就有点大了。






点评

隐藏的思想,有时会自然的不自觉的反映出来。这句不须多分析,路人皆知。但有这种思想也不奇怪,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是正常的原因。不要上纲  发表于 2017-4-23 1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4-2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23 12:32
有新旧韵之推必有新旧韵之争。结果也必是双轨并存。让历史来说话吧!

新韵是几个改革老干炮制的,并非官方,旧体诗词当代官方毛泽东最高,他并没有搞什么新韵平仄。

点评

想当然  发表于 2017-4-23 1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4-2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回帖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发表于 2017-4-2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18 14:57
声韵说      西河主人        转自国粹网
  

“但我反对那些使用《平水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新韵的人。”


很好。很义正言辞。那么,你是否反对使用新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旧韵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有同人 发表于 2017-4-24 09:09
“但我反对那些使用《平水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新韵的人。”

哈哈哈,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见到石先生,我特别高兴.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3-28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