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73|回复: 73

[诗词理论] 在传统掌心里的新文化书写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发表于 2018-4-2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水流云 于 2018-4-28 12:02 编辑


在传统掌心里的新文化书写

——评石强《丑石集》并论格律诗词写作




受格尔木文联唐明副主席的委托,有幸拜读了石强先生的《丑石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这部诗集集录了诗人创作的格律诗词400余首,分为十一辑。数量的众多,题材的丰富,韵律的讲究,风格的平实,给我留下了印象。尤其是自序中表达的诗词创作理念,作品中呈现的思想艺术追求,使我颇受启发。下面简略地谈谈对这册作品集的浅陋认识以及我对诗词创作的一些思


考。
一、   传统文化与现代性
一册《丑石集》首先让我想到了作为传统文化形式之一格律诗在现代化中的生存发展问题。
中国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适应时代而当然地成为文学的主流,而且仍将是中国文学的主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了否认的是,传统的格律诗写作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据诗词界的保守统计,目前国内写作格律诗的队伍大约在350万人以上,里面不仅仅有大量年长的文化精英人群和退休干部群体,还有数不胜数的中青年乃至少年。仅仅在《中华诗词网》《吾爱诗词网》及地区诗词网站、微信公共平台上,每天发表的诗词数量估计在3000首左右,大有“江山代有才人出,无尽诗词滚滚来”的架势。作者队伍的庞大,作品数量的众多,每年出版的各类诗词书刊达数百种之多,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壮观的。在现代化的文化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网络媒体的高度发达外,还有高等教育(人文专业)的大众化、主流媒体(如央视)的倡导,更重要的是传统情结下的文化归属感。
关于传统与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英雄们试图彻底以全新的文化来替代和覆盖传统文化,一切从头开始,但并没有真正实现。后来十年摧枯拉朽之势来连根铲除传统文化,然而形势一旦转变,传统文化便卷土重来,甚至于愈演愈烈。试看今日之中国,什么国学热、文化遗产保护热、祭圣祭神祭祖热,一年到头目不暇接,热闹非凡,几乎到了极端的颠覆狂欢。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因为“这些传统就是从过去时代所留传下来的一种精神、习惯或范式,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民族精神象征和民族特征DNA,是一个民族的不自觉的文化原型,对这个民族的人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化亲和力,甚至是集体无意识的文化记忆,弥散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挥之不去,刀砍不断,尽管野火反复烧,却又春风吹又生。”格律诗就是这样的一种传统精神和书写惯式,连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毛泽东、陈毅、叶剑英都是诗词高手,何况芸芸文人?所以在新时代,格律诗如此繁荣就在情理之中,真如希尔斯所言:“我们永远活在传统的掌心之中”。
也有人由此认为,新诗正在走向没落,格律诗已经成为中国诗的主流。这显然有点过于自信,毕竟社会文化在发展,文学大势是不可逆转的,尤其是有限的篇幅和格律中难以承载现代宏大丰富细腻的内容,所以与新文学争锋就有先天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格律诗也不会完全消失,而是一直会伴随着我们这个民族存在下去,谁也没有资格说格律诗已经走到了尽头。
那么如何看待格律诗创作?《丑石集》自序就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作者说:“我一直认为,诗是有情感和灵魂的,诗从来不是造句,更不是把句子扭曲得谁也看不懂。”但他也批评口水诗、梨花体等也缺乏情感的现象。真如作者所言,他的创作“确实用了很多心血”。概而言之,作者是用情感、心血在传统韵律中精心写作。这种精神是值得欣赏的。
回到上面说的格律诗状况,当代真正靠诗来养家糊口甚至养活自己的微乎其微,既是新诗的创作者也是如此。那么一大批人的格律诗写作到底有什么意义?因为,一是借助传统形式表达乃至释放情感,自我提升文学修养和人生境界;二是繁荣地域文化或某种题材,既为现实,也为未来,成为一种文化资源;三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诗词传统,汇聚成浓郁的诗词氛围。综合三个层面,格律诗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运行在传统掌心里的一种文化追求,意义是多方面的。《丑石集》就是这样一部具有多重意义的诗词集。根据内容,绝大部分作品是诗人在青海的军旅生涯中写作的,所以描写青藏高原尤其是昆仑山、柴达木的诗词占有相当比例,如《守卫昆仑》《走昆仑》《望昆仑》《冬日游昆仑圣泉》《游昆仑山龙凤宫》《昆仑山见日月同悬》《昆仑山见朝圣者》《沱沱河思源》《宴瑶池》,等等,都与这些年来倡导的昆仑文化、地域文化直接链接,格律诗的传统形式更是和古老的昆仑相通,丰富了地域文化,繁荣了“昆仑圣殿”文学艺术,代表了格尔木乃至青海的格律诗词创作水平。尤其是在几乎完全是现代化的格尔木语境中,这部诗词集的文化意义可能超过了诗词本身,对繁荣军旅文学和地域文化显示了传统写作的力量,
二、   格律与传承创新
《丑石集》在这方面得到了比较好的呈现。一是诗词作品既符合格律,又灵活生动;二是诗人在自序中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表达。他说:“国有国法,家有家法,宗教也有宗教的仪轨,……以此推理,诗也是有法度的。”“当然,这种形式与法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的变化发展,这才能与时俱进。”我很同意这样的二维观。
格律诗发展到今天,上至高层干部、文化名人,下至乡村教师,企业老板,旁及五洲华人,三四百万人的写作队伍,不等领域不同层次应有尽有,可谓洋洋哉史无前例。但整体上看,毕竟不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主流,除了聂绀弩、叶嘉莹、启功等少量先生外,不可能形成唐宋元明时期那样诸多系统深入的诗学理论和风格鲜明的诗词流派。但也因为写作者如此浩瀚,加上专业教育、生活阅历、价值取向等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诗词创作观。因为还没有鲜明而具有影响力的诗学理论流派,我只好大致上从对待格律的态度分为几个层面。
一是认为平水韵、钦定词谱等早已过时,不应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要大胆创新,只要字数句式符合五言、七言或者词牌的基本外在形态,就称之为格律诗词。一些报刊、网络上经常出现这样的作品,网络平台上甚至会公然出现类似的言论。作者虽然散漫于各阶层甚至高等学校的一些教授们,但生成原因是很明显的,就是缺乏基本功又没有时间去下功夫去钻研,还想借助诗词表层形式抒怀言志,乃至附庸风雅,就以“创新”为借口,以短平快为途径。这显然是不能苟同的,正如《丑石集》自序中说的“诗必须要有诗的形式”,我理解作者这里说的“形式”包括了格律形式,因为通读这部诗集,都是依照诗词的基本格律写作的,而非是不讲平仄韵律的自由诗或者打油诗。我们认为,不讲格律就不是文化传承,失去了传统诗词应有的形式美,不能称之为格律诗。即使语词上模仿得以假乱真的所谓诗词,如果不遵循基本的格律,仍然不能称之为格律诗。
二是机械地按图索骥,迂腐地按照诗词谱例写作和苛求他人。重形式轻情感,形式上完美无憾,内容却是空泛无奇,读起来味同嚼蜡。有些人甚至为了一半个字的平仄乃至上去入声,不惜以律害意,聱牙佶曲,不知所云。形式与内容兼美是诗词的最高水平,杜甫、李商隐以及近现代的聂绀弩、启功、钟敬文等先生就是典范。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当本末倒置,内容服务于形式的时候,就失去了文学创作应有之义,古今中外的文学都是如此,诗词也不例外。为了思想情感,形式是可以适度变化的,这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
比如崔浩的《黄鹤楼》首联就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明显失对,但仍被严羽誉为“唐人七律第一”。李白登临黄鹤楼后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遗憾而去,另做《登金陵凤凰台》满足心愿。难道李白都不懂七律的格律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联的格式完全相同,成了七绝中不应出现的折腰形式,但仍被刘辰翁评价为万首绝句中的“古今第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是仄声字,却与“鸦、家、涯”等平声字押韵,典型的出韵,而且“鸦”和“涯”读音完全相同,属于所谓的“重韵”,但是被周德清推为“秋思之祖”。按照迂腐的格律观,这些诗都是不合律格的。即使检索杜甫的七律,失粘、失对、出韵的诗篇至少在40首以上,而大多还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即使《蜀相》中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平仄没问题,但按迂腐者的眼光,“顾”是动词,“朝”是名词,“老臣”对“天下”也极不工稳。如果王维、杜甫、马致远等诗人一味地拘泥于格律,以辞害意,这些作品就反而失去了灵气,也不可能成为人人传颂的佳作。
经典事实说明,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完全合律但没有才情,没有新意,没有情感,无病呻吟,或者老调重弹,就绝不是好诗词。如果不顾诗意,也就用不着诗人来写,电脑小程序编织出来都合律押韵,许多人写的诗词水平远远不如电子小程序自动生成的好。对此,《丑石集》自序开篇就说得好:“最近,人类创造了一个能写诗的人工智能,叫小冰。这个小冰不仅出版了自己的诗集,而且在网上与诗人展开比赛,看谁写的诗好。我简单地读了人工智能写的几首诗,……不能说小冰写的不好,有些词语搭配,我是想不到的,意象好像很到位,但如它的名字,冷冰冰的,没有温度。”我们的一大批所谓的诗人就写着小冰的诗,只有格律,没有温度,没有诗意,没有时代感(仅有的也不过是口号)。既然如此,又何必劳你大驾呢?
世上没有绝对的格律规矩,真正有价值的是情感艺术。浏览《丑石集》中的作品,大多是在基本韵律中进行独特的情感书写,都是以情写景写人,以真情感人。比如《浣溪沙•游宁夏金沙岛》:“落日余晖照小舟,金沙岛上着貂裘。夕阳尽染一层球。鱼跃空中招白鹭,行人水上戏班鸠。今朝无愧对飞鸥。”从韵律上看,用平声十一尤韵,而且完全符合平仄要求,是典型的《词林正谱》所规定的的《浣溪沙》谱式。但诗人不是玩格律游戏,而是清新自然地描绘出了美丽的金沙岛秋景,余晖映照小舟,金苇掩染秋岛,白鹭鸥鸠低翔回旋,游人挥手嬉戏致意,构成了一幅生动美妙的秋岛风情图。如果作者没有亲力亲为的生活体验,就只能在格律上玩游戏,断然写不出这样词来。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精于诗词之道,竟然搞出七绝七律的上百种格式和几百种写法,貌似高深,实则是胡编乱凑,故弄玄虚。如果按他的格式写法来套,《丑石集》中的大多对不上,但这些作品比起照那些格式套出来的鲜活生动多了。
我想,任何艺术都是相同的。记得网上也有人总结当代影视剧的三四十种剧情模式,其实这是在讽刺只有套路没有艺术的影视剧现状。如果按这些套路去编,稍有些写作基础的都可以编出几十集乃至上百集的剧本来,但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真正的影视剧艺术一定是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乃至颠覆,比如《亮剑》《无问西东》等。诗词何尝不是如此,基本的格律必须必要遵守的,但思想情感必须是独特的,而不是普泛性或格式化的,艺术的价值在于新。
三、典雅与通俗流畅
《丑石集》的诗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运用诗词的形式和通俗明白的语言,来流畅地写景抒怀,清新自然,但又不失雅致。上面提到的《浣溪沙•游宁夏金沙岛》就是如此。又如《鹧鸪天》写夜里山中小聚的情景和感触:“遥望夜空夜色深,山中聚会有时辰。人生历尽山千座,岁月又甜月一轮。歌罢后,饮三樽,何时酸鼻掩秋痕。薯藤底下听虫语,我自蹉跎我自吟。”合律合韵,典雅精致,但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句涩滞词句,都是通晓明白,情景自现,反而给人以如临其境如入其情的打动。这样的格律诗词应该是我们写作的方向。
目前诗词写作有两个极端倾向是要警惕的。第一种倾向是一味追求古雅,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是格律诗,就得古雅深奥。但是根据实际现象来看,往往是由于过分追求古奥艰涩,就专门找很多典故和怪癖字词连缀在一起,似乎很有学问,实际是食古不化,生吞活剥,完全失去了诗词应有的清新意境和时代气息。这样的诗词别说让人赏心悦目和流传,只有查字典查网络甚至考证一下才能明白他在说什么,一点时代感都没有。说句不客气的话,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谁还闲得没事儿为他的那几句去又查工具书又得考据?有这功夫还不如去研究李杜苏陆呢,那是学问。为你来浪费时间,你算老几?典雅不等于卖弄历史掌故,脱离时代。唐代有个叫樊宗师的做诗追求诙奇险奥,喜用生僻词语,诗风艰涩怪僻,被称为“涩体”,一生写作700多首,自以为高雅,结果一首诗也没流传下来。乾隆帝一生诗词数量超过全唐诗,而且都很古僻典雅,过分的典雅让人读起来都很吃力,结果也没有一句能够流传于世。不是靠着皇帝的身份,人们可能都不知道他还能写诗。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典雅不等于古奥,典雅与现代生活气息融合才是境界,通晓流畅是最基本的要求。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一味地古雅则是误入歧途,痈疽不顺,堪可引以为戒。
第二种倾向是很多人一味地通俗浅白,并认为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主旋律就要通俗易懂,所以满篇大白话。虽然浅白流畅了,但不像是诗,只不过是把一段话(甚至是政治口号)按照格律诗词的字数分了行而已,如“学习雷锋勤进步,全心服务爱人民”、“大好河山多壮美,友朋几个登山来”、“阅兵南海显威武,打败川普野心狼”。与其写这样的格律诗,还不如写成政论文章、学习心得或者歌词,表达的更充分,效果会更好。对此,《丑石集》自序中有非常到位的表述:“我向来不认为,把说的话分段排列,那就叫诗。”作者有这样的认识,创作当然就不是大白话分行写,而是有文学的艺术追求,有不少诗篇是值得玩味的。
反言之,并不是通俗浅白的诗都不好,关键是要有诗意新意。古人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何等的清新自然,让人耳目一新。其实,真正的诗人那里,典雅和通俗并不矛盾,而是既典雅又清新,典雅在清新自然的表达中呈现,通俗也要在典雅的载体上体现。典雅清新兼备,才是格律诗的正道。唐代大小李杜是如此,近人毛泽东、聂绀弩、启功、钟敬文等先生也是如此。如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没用一个生僻字词,没用什么典故(即使有个别的也是暗用,不影响阅读),行云流水般流畅生动,清新自然,意象浑成,但却也很典雅,完全符合韵律。再如启功写挤公交车艰难的《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八首、医院治疗痛苦的《千秋岁•就医》,都是既合律又流畅、妙趣横生的佳作,广为传颂。
所以真正的好诗词必然是既合律又自然、既典雅又流畅,既传统又现代,雅俗共赏,各界咸宜。因为雅者,层次品味也,俗者,境界水平也。既要有诗词传统的专业储备,又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二者兼备,就是行家。废于一端,便不是老朽就是江湖。
石强先生的作品就既有较好的传统诗词研究,又富有独特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如《千秋岁》描写作者冬天到青藏线部队蹲连当兵时遭遇大风雪的情景:“北风呼啸,晨起听军号。声正紧,穿山坳。玉珠峰影视,河水坚冰罩。茫茫天路车身小。”又如写《沁园春•玉树抗震救灾》《水龙吟荒漠砺兵》《送老兵》《云端哨卡》等等无不是在表现在青藏高原亲历军营生活体验。所谓“几载从军一世情,春夏秋冬细倾听。练兵场上留方阵,哨位关山伴月明。”(《鹧鸪天•告别军犬》)没有作者在昆仑山的军旅生涯,还有较为谙熟的诗词韵律,就写不出这样鲜活而合律的诗句来。
传统文化要传承,诗词创作要尽心,需要用一种敬畏、虔诚、追求的态度,在传统的掌心里进行新文化书写。钟敬文先生的“文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宗教”(《兰窗诗论集》)这句话,是值得回味的和秉承的。

                                                  2018年4月21日于湟滨







秋水流云

8667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44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4-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作者队伍的庞大,作品数量的众多,每年出版的各类诗词书刊达数百种之多,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壮观的。

点评

壮观的形势说明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传统不可割断,传承自是久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9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7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44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4-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毛泽东、陈毅、叶剑英都是诗词高手,何况芸芸文人?所以在新时代,格律诗如此繁荣就在情理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7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44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4-28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有情感和灵魂的,诗从来不是造句,更不是把句子扭曲得谁也看不懂。确实。

点评

谢谢站长支持!真正的文学应该是行云流水般的情感滋润、灵魂震动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9 15: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7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44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4-2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完全是现代化的格尔木语境中,这就与时俱进了

点评

格尔木完全是移民城市,现代化气息比较浓,新文学颇具阵容。如此情形下,出现一批格律诗写作的作者,我觉得很有文化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9 15: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7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44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4-2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诗词写作有两个极端倾向是要警惕的。第一种倾向是一味追求古雅,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是格律诗,就得古雅深奥。值得重视。

点评

有感而发,不知妥否?请站长指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9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7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44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4-2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宗教”。认同。

点评

我也很认同,值得回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9 1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7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44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4-2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从多方面评析《丑石集》并论格律诗词写作。读之受益。问好

点评

谢谢版主雅赏!受托之作,仓促而就,语多疏漏,敬请批评!遥祝五一节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9 14: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8-4-28 15:36
上文从多方面评析《丑石集》并论格律诗词写作。读之受益。问好

谢谢版主雅赏!:share:受托之作,仓促而就,语多疏漏,敬请批评!遥祝五一节快乐!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8-4-28 15:24
格律诗作者队伍的庞大,作品数量的众多,每年出版的各类诗词书刊达数百种之多,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壮观的。 ...

壮观的形势说明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传统不可割断,传承自是久远。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8-4-28 15:25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毛泽东、陈毅、叶剑英都是诗词高手,何况芸芸文人?所以在新时代,格律诗如此繁荣就 ...

:share: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8-4-28 15:27
诗是有情感和灵魂的,诗从来不是造句,更不是把句子扭曲得谁也看不懂。确实。 ...

谢谢站长支持!真正的文学应该是行云流水般的情感滋润、灵魂震动吧。:)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8-4-28 15:29
几乎完全是现代化的格尔木语境中,这就与时俱进了

格尔木完全是移民城市,现代化气息比较浓,新文学颇具阵容。如此情形下,出现一批格律诗写作的作者,我觉得很有文化意义。:share: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8-4-28 15:30
目前诗词写作有两个极端倾向是要警惕的。第一种倾向是一味追求古雅,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是格律诗,就得古雅深 ...

有感而发,不知妥否?请站长指点!{:1_96:}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8-4-28 15:34
“文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宗教”。认同。

我也很认同,值得回味。{:1_96:}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638

回帖

2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76
发表于 2018-4-3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问好老师!

点评

谢谢版主支持!恭祝五一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松青 发表于 2018-4-30 21:18
学习佳作。问好老师!

谢谢版主支持!恭祝五一快乐!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问好!

点评

遥祝吉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3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e:遥祝吉祥!

点评

谢谢!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4 09:17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09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9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1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先生佳作,问好先生!

点评

谢谢版首雅赏鼓励!遥祝吉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0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18-6-10 09:27
赏读先生佳作,问好先生!

谢谢版首雅赏鼓励!遥祝吉祥!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09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9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11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要传承,诗词创作要尽心,需要用一种敬畏、虔诚、追求的态度,在传统的掌心里进行新文化书写”,拜读佳作,问好!

点评

谢谢吟长再次光临指点!提前祝端午节吉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3 1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223

回帖

73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22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18-6-11 14:09
“传统文化要传承,诗词创作要尽心,需要用一种敬畏、虔诚、追求的态度,在传统的掌心里进行新文化书写”, ...

谢谢吟长再次光临指点!提前祝端午节吉祥!

点评

多谢雅意,向您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3 22:04
秋水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09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9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1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流云 发表于 2018-6-13 11:46
谢谢吟长再次光临指点!提前祝端午节吉祥!

多谢雅意,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3-29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