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12

张思桥《赋格浅说》(1)

[复制链接]

4900

主题

6万

回帖

2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507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0-6 1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飞扬 于 2021-10-6 19:12 编辑

就辞赋创作而言,可分为了以下几个部分:一为命题;二为体制;三为结构;四为修辞;五为句法;六为意法。

一、命题

古人赋题种类十分繁杂,可谓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从立意上来分,有体物赋、抒情赋、记游赋、论理赋;从形式上来看,有直取物类之名,有援引前人成句,有径取其事,有径取其意,等等。

《西京杂记》中曾借司马相如之口言道:“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赋的命题,应当合乎一定体制、而不可率意成篇。如状写山川都邑,则不宜为短篇;描摹宝器玩物,则不宜作长文。就赋的文体特征来看,有时可以小题大做,但应尽量避免大题小做。

笔者以为,赋题有四不宜,即“不宜偏僻、不宜轻浮、不宜述人、不宜赠答”。若张说《江上愁心赋寄赵子》,可以说已接近诗、骚之类的体貌了。

二、体制

赋有“古、律”二分法,有“诗、骚、文”三分法,有“古、俳、文、律”四分法等。其实古之赋家,已多有杂用诸体者,更何况我们今人?如江淹《恨赋》,即夹骈夹骚;杜牧《阿房赋》,亦骈亦散。更有援问答以入骈者,若谢偃之《听歌赋》;杂诗体以入骈者,若王绩之《三日赋》。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考察赋之缘起,本是依托于“诵”,虽汉大赋亦冗长,但时至今日,吾人当去其不足,作赋篇幅宜于适中。如连篇累牍的话,则使人难以卒读;一二百字,又俨然若长诗。是以二者皆不宜。例如《阿房赋》《赤壁赋》这一类赋作,其言辞精爽,朗朗可诵,或许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式。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发表于 2021-10-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辞赋创作而言,可分为了以下6个部分:
一为命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发表于 2021-10-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为体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发表于 2021-10-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为结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发表于 2021-10-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为句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发表于 2021-10-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1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322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发表于 2021-10-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6 1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