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2

《唐诗三百首》赏析- 75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3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9-8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僻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却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乌衣巷:南京,晋朝王两大家族居住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得名。朱雀桥:在南京城外,横跨淮河乌衣巷在桥边。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旧时:晋代。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杂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浅味浓。
  首句朱雀桥。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第二句乌衣巷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然作者没有采用这种常法,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品之有味,韵味无穷。
  
创作背景
  公元826年,刘从今安徽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南京),写了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金陵五题》,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3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3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8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彦儒 发表于 2022-9-8 06:55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7 0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