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18

赏析

[复制链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发表于 2023-3-2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栏 同:阑)


译文
郊外山岭上的风儿驱散着残留的积雪,山涧溪水潺潺流下,送出破碎的冰块。
调皮的孩童指着云中北飞的大雁问到:这儿的山花哪天会盛开?
注释
1.坳溪:山中低洼的溪流。
2.破冰:破碎的冰块。
3.顽童:顽皮的孩童。

赏析
这是宋代大诗人刘辰翁的一首雨水节气诗。雨水节气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从雨水开始,江河冰破,水獭开始捕鱼并摆在岸边犹如祭祀;五天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草木开始萌芽,大地回春。
诗中“风追残雪”,“水送破冰”,说的就是雨水三候的自然现象,春天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召唤。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历来计算的,而不是农历。
在古代,气候、节气都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气是气,候是候,节是节。一般五日为一候(七十二候),三候为一气(二十四气),三气为一节(八节)。

雨水节气,最重要的便是雨水。都说春雨贵如油,意思是说春天万物萌发,需要雨水的滋润,此时下雨就是及时雨。播下的种子,得到雨水的滋润,才会春生夏长,不会错过农时。雨水,在冬天下得再多,也没有在春天下得有用,这顺应了春节生发的自然规律。
牧童指问一句,不禁让人想起杜牧的诗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幅牧童指春图,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雨水时节,愿大家踏着春天的节奏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顺应天地生发之气去生活做事。

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赏析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仅仅朱颜改。”即使“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但显示了愁恨的悠长长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使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不过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栏 同: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郊外山岭上的风儿驱散着残留的积雪,山涧溪水潺潺流下,送出破碎的冰块。
调皮的孩童指着云中北飞的大雁问到:这儿的山花哪天会盛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1.坳溪:山中低洼的溪流。
2.破冰:破碎的冰块。
3.顽童:顽皮的孩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
这是宋代大诗人刘辰翁的一首雨水节气诗。雨水节气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从雨水开始,江河冰破,水獭开始捕鱼并摆在岸边犹如祭祀;五天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草木开始萌芽,大地回春。
诗中“风追残雪”,“水送破冰”,说的就是雨水三候的自然现象,春天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召唤。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历来计算的,而不是农历。
在古代,气候、节气都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气是气,候是候,节是节。一般五日为一候(七十二候),三候为一气(二十四气),三气为一节(八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水节气,最重要的便是雨水。都说春雨贵如油,意思是说春天万物萌发,需要雨水的滋润,此时下雨就是及时雨。播下的种子,得到雨水的滋润,才会春生夏长,不会错过农时。雨水,在冬天下得再多,也没有在春天下得有用,这顺应了春节生发的自然规律。
牧童指问一句,不禁让人想起杜牧的诗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幅牧童指春图,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水时节,愿大家踏着春天的节奏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顺应天地生发之气去生活做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仅仅朱颜改。”即使“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但显示了愁恨的悠长长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9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4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使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不过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3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12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3 1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栏 同: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3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12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3 1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使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不过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22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