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3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2023年一季度作业夏爱菊点评集

[复制链接]

8688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5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23-3-1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爱菊,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兼论坛站长、学会会刊《香港诗词》副主编、丛书《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主编,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发展部主任,《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副主编,湖北省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兼女工委主任、会刊《中华女子楹联》主编,湖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女工委顾问、散曲分会副会长兼会刊《湖北散曲》副主编,黄冈市诗词学会驻会顾问兼女子诗社社长,创办了女子诗刊《漱玉》、丛书《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中华女子散曲》并任主编,黄冈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会刊《东坡赤壁楹联》编委会主任兼主编、《中国对联集成湖北黄冈卷》执行主编、《大别山楹联选粹》主编,《中华诗人》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中华诗人》杂志执行总编、《中华诗人千家诗》主编,已出版诗词曲联集、诗词曲点评集十部。  

年味
作者:五丛竹
节是乡浓马上催,来闻墙角那株梅。
离家日久犹依例,把酒心长且尽杯。
社戏方兴长袖舞,歌声乍起美人堆。
儿时味道春风里,竹爆新衣如梦回。
   
   【评】这首诗写得好,诗味浓郁,生活气息浓郁,意象优美,用语贴切,寄意深厚,通畅有味。首句写回故乡过年的急迫心情。次句诗情画意,不是为大吃大喝,是回来闻墙角那株梅。这是诗人观察世界的视角。中两联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年味浓。尾联以情作结,收住全诗。写故乡《年味》,还是思念儿时的味道,这是人们所有的共感。“竹爆新衣如梦回”,意味深长,耐读耐品。把“爆竹”写成“竹爆”,古人有这写法。但读来口感没“爆竹”顺。

仲月遥寄故园
作者:李忠光
西风雁影满天霜,晚兴蛩声桂又香。
潮打空江临夜浦,云遮远岫掩秋塘。
孤蓬灯火思乡梦,万里星河倚树黄。
佳节举杯邀皓月,故园遥寄九回肠。
   
   【评】仲月,指每季的第二个月。从首联看这里写的是八月。蛩声,蟋蟀的鸣声。首联季节铺陈精到,应时物象选得好。中两联意境优美,文字典雅。唯“倚树黄”有点凑韵。如写桂花与“桂又香”意重,如写黄叶“黄”对仗较宽。尾联把乡愁写到了极致,使读者也随之进入其中,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以情动人的效应。

故乡
作者:舒晴
荻花摇曳路花妍,稻穗金黄夕照连。
水碧风清鱼蟹火,小舟荡漾月轮边。
   
   【评】荻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常见于水库、湖泊、江河及其水渠、路旁,生长期411月,足见其生长范围广和顽强的生命力。起句就从这极普通但可代表家乡田园一景的野花开篇。次句把金黄稻穗与金色夕阳连在一起,营造了金碧辉煌的极致美景。转句写秀丽江南水碧风清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水产资源,但相比这句稍弱,前四字现成语,“火”意指俏销,但有点迫促。结句好,境界开阔,意境优美,升华了主题。

在渭水边赏荷思乡
作者:钦差大臣
玉立亭亭俏影长,粉苞碧叶小荷塘。
登高南望东荆水,又忆市花虾稻香。

   注:湖北潜江市的市花就是荷花,东荆即潜江市的东荆河。

   
   【评】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甘肃省和陕西省之间。东荆河在长江江汉平原腹部。相隔遥远。在渭水边赏荷花,思念起将荷花作市花的故乡湖北潜江市。开头两句描写眼前赏花情景:“小池塘”“玉立亭亭”“粉苞碧叶”,这是渭水边小池塘未开之花。形象逼真,娇姿婉妙。转结句感情波澜起伏,转到登高遥望家乡水,思念鱼米之乡的故乡。结构严谨,曲折有致。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我为故乡写首诗咏菏泽
作者:刘天江
蓝天绿地古曹州,一马平川锦色稠。
驿路畅通连九域,牡丹兴旺誉寰球。
前瞻沧海滔滔浪,背倚长河滚滚流。
上下同心同奋勉,春风夏雨看金秋。
   
    【评】诗语言明快流畅,凝炼工整。开篇有气势,绿地、蓝天、锦色,色彩夺目诱人。中两联描写交通发达、产业兴旺、地理优势,很有吸引力。结句以景收束,寄意美好,余味盎然,出彩。问题一是题目长了,改《咏故乡荷泽》就行。二是第七句略嫌直白。


唐多令·归乡一瞥
作者:敬新谱
    归雁过芝芳。芦花是故乡。五十年、羁旅沧桑。往事如烟犹似梦,家园变、正繁昌。    南水北流长。果林枝缀黄。垄田肥、麦种耕忙。沿路厂区新景致,林荫翠、酒旗扬。
注:芝芳,村名。


   【评】词韵脉通畅,音调响亮。上片总括家乡地名、代表性特产和离乡五十年的沧桑变化。下片实写归乡所见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立意好,上下片分工与一般上景下情的写法有别,但不影响主题的表达。风格明朗,选景既有地域特色,又兼顾了时令特征。“芦花是故乡”,“是”可酌。

故乡
作者:周荣仁
新村锦绣墅雕梁,高铁腾龙到俺乡。
入胜欢光茅舍苑,风敲草屋述沧桑。

   【评】起句见得新村居住环境不错。承句好,高兴、自得之情俱现,“乡”不与题重字更好。转结句有点费解,与前两句意境不协。如是指看以前未拆旧房,那也缺交代。且“入胜观光”与茅舍苑、草屋意境也不连贯,并且“茅舍”“草屋”不仅意重而且意象陈旧。诗主题不集中,表述混乱。

海滨农家
作者:萧政国
射阳河畔楼如笋,烟树苍茫碧海光。
竹影扶疏观蜃好,黄花旷野韵留香。

   【评】射阳河,是由射阳湖湖水冲蚀而成的天然河道。源于射阳湖荡,经永兴、阜宁县、鲍家墩、海通镇入海。作者所写是沿海地带,所取皆是所在地典型物象:如笋楼房,苍茫烟树,碧海鳞光,在茂盛竹影下观蜃,在旷野黄花中留诗香。二十八个字把家乡写得如此壮阔美好,写诗取景是有一定艺术功底的。结句“黄花”略显所指不明,是菜花还是菊花呢?从“苍茫烟树”看应是春天。

故乡的桂花树
作者:唐润达
桂树摇摇金粉色,风吹瑞气九重天。
好花入韵作诗底,旧事翻盘浮眼前。
惯向骄阳清影在,宜从沃土暗香然。
芳菲四溢酬宾客,醉把霞杯对晚烟。

   【评】作者所写是黄色桂花。首联次句和末句生动优美有气势。颔联下句含蓄切情,有寄托。对仗较工整。“桂树”犯题”。“底”本意最下层。“诗底”生造词。作者大概想说“稿底”“草底”之类吧,但用在“好花入韵”后意境不协。“然”应“燃”吗?如是“必然”之意,显得牵强且不顺。

家乡
作者:张锋瑞
地处太行山侧东,耕田侍稼作农工。
祖承传辈无间断,夏种秋收不放松。

   【评】乡村农家的日常就在这款款道来中,朴实无华,安足自适,亦如中国农民淳朴厚道的品质。起承转合得法。侍,意陪伴伺候,侍嫁生造词意稍欠准确,改“园田耕稼”如何?“传辈”读不顺,改“世代”好不?“夏种”应“春种”。供参考。

回山村居
作者:刘相法
大门向野四无邻,已惯风声鸟语闻。
待客烹茶取泉水,凭窗开卷对山云。
又归秋叶匆忙扫,欲去古城还忍分。
世事从来有缘故,自然应顺便和欣。

   【评】前两联写景,描写作者故乡家居环境。曾见过作者山村老家的照片,在青山的半腰处,有一座绿树掩映的红瓦房的独立院落,真如所写四野无邻、风声鸟语。客人来了,泉水烹茶;闲时便凭窗开卷对山云。选此处建房我想亦是作者向往田园生活、安然闲适的意趣所在。无须造境,这独特的自然景观让多少文人向往。后两联写情,颈联写回家侍奉老母亲,“又归秋叶匆忙扫”,说明时间不短了。要回泉城家又不忍与病母分离。尾联作者悟出“世事从来有缘故”,只得顺应自然了。全诗情景交融,切情切景,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章法可鉴。

故园柳
作者:歌者
韶华流逝若长河,青翠萎黄苦乐多。
攀作孩童厮杀马,折成情侣挽留歌。
依然梦里这株柳,未改村边那个坡。
卅载秋风吹不去,人间潇洒舞婆娑。
   
   【评】作者充满感情地吟咏《故园柳》,以表达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任是时光流逝,苦乐兼尝,仍魂牵梦绕村坡边的那株柳树。颔联既合柳之特点,形象生动,且用典无痕。结句借柳舞之潇洒婆娑,抒发自己人生的感慨,颇有寄托。音韵优美,语炼味浓。“韶华流逝”“卅载秋风”,意近。

故乡春景
作者:高仁芳
送暖东风木发新,柳芽舒展喜迎春。
岭山暗竞千花紫,远处扁舟破浪人。
   
   【评】故乡春景怡人。有山有水有柳有花,还有“远处扁舟破浪人”。犹如一幅春天美画。前两句意象有共性。另,既“木发新”,接着写“柳芽”略显意近。

忆父亲开荒造良田
作者:崔美华
昔日开荒几许难,父亲率众不得闲。
汗滴如雨土中落,信念藏胸物外安。
终获良田疑大梦,始生乐事尽柔颜。
吾思饱饭来非易,牢记于心古典篇。
   
   【评】前三联写父亲在大集体时率众开荒造良田的事迹。中两联对仗工整,尤其颔联,用词精练准确,很好地描写了当年农村农民的精神风貌。尾联写作者从小由此知饱饭来之不易,以致今日为题材写古诗。诗取材生活,主题集中,有较好的思想性。“得”“滴”《中华通韵》。第二句“父亲”犯题。尾联语言略显直白。

761

主题

4万

回帖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作业活动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888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4-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夏站长2023年一季度作业点评集,致敬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1

主题

4万

回帖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作业活动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888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4-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老师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5

主题

1万

回帖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四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7574

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5-25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点评,辛苦了!
    [img]ht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7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