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9|回复: 3

对联格律小议[转载节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联的起句有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与律诗相同,对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的称为仄起,第二字为“平”声即为平起。如:  
五言联仄起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  
仄起式上联第二字用仄声,下联第二字用平声。  
五言联平起式:  
功高斯不伐;理定自无争。  
○○●●○ ●●●○○  
六言联仄起式:  
海内文章第一;朝中宰相无双。  
●●○○●● ○○●●○○  
六言联平起式:  
月明别枝惊鹊;风清半夜鸣蝉。  
●○●○○● ○○●●○○  
七言联平起式: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 ●●○○●●○  
七言联仄起式:  
一幅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  
●●○○○●● ●○○●●○○  
八言联平仄规格,仄起大都是四四断句,或三五断句,如:  
梅芯花开,香分座上;  
○●○○ ○○●●  
兰芽日长,秀毓阶前。  
○○●○ ●●○○  
回天地,琼田千顷绿;  
○○● ○○○●●  
漾东风,小苑万花红。  
●○○ ●●●○○  
八言联平起式: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 ●○●●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 ●●●○  
九言联仄起句式: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  
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  
九言联平起句式:  
塞翁失马,又岂知非福;  
●○●● ●○○○●  
郑人覆鹿,只浑欲是真。  
●○●● ●○●●○  
十言联大致采用四、六骈文体格式: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 ●●○○●●  
阶崇万级,俯临千幛奇观。  
○○●● ○○○●○○  
十言以上的长联,除平仄要求外,每一断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也要协调。如下文例句的这副对联,除每个断句平仄协调外,上下联每一个字,平仄都很工稳。  
此地可停留,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  
○ ○ ● ○ ● ●  
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 ○ ●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  
● ● ○ ● ○ ○  
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 ● ○
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古代汉语的词性分类与现代汉语不同),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名词对名词。
      三,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五,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宜相互衔接,不宜重复。
      六,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七,凡是成绝对和妙对的,如嵌字,顶针,回文,拆字等,只要求上下联末字仄起平落即可。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发表于 2014-5-24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个版块,非常需要这样的专题理论文章。
这里看到的这篇文章,楼主注明是转载节录,请问楼主转载的是来自哪里的文章?这里有几个问题,我想跟楼主探讨。
发表于 2014-5-24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论文,我粗略的看了。发现有几个问题,这里提出来大家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这篇论文的出处,究竟是哪里来的?作者是谁?
    第二个问题是:开头说的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的问题。文章开头,就说“对联的起句有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与律诗相同,对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的称为仄起,第二个字为‘平’声的为平起......”
    关于这个问题,估计没有这么简单。这里说的,是跟诗韵相同的一部分。对联,有大量的应用马蹄韵的创作方法的。马蹄韵形式对联的开头,可以用单音节的,而且还不少。关于这个,我们还可以参阅湖南楹联专家余德泉的《对联格律.对联谱》就知道了。
    第三个问题,是在说到八言联之处的“八言联”问题。本文中提到的“八言联”与八个字对联的概念,还值得商榷。
    第四个问题是:在“十言以上的长联......”项下列举的对联的排列,是不是随便断开分行了?
    如果要仔细研读再仔细分析,估计还有问题。
    这篇论文,很有个人观点倾向。我就不知道出处究竟来自哪里。如果是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直言,这里是论坛,允许百家争鸣。

点评

工作太忙.迟回见谅.关於粟先生提出的问题.回覆如下: 1:该文节彔自百度文库.作者:梦思.全文约十余万字.仅节录正格格律部份. 2:该文已谈了此观点.论述太长.引用例句太多.未节录.现再将此文中有关马蹄韵摘录如下: 马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4 17:21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粟多美 发表于 2014-5-24 00:58
这篇论文,我粗略的看了。发现有几个问题,这里提出来大家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这篇论文的出处, ...

工作太忙.迟回见谅.关於粟先生提出的问题.回覆如下:

1:该文节彔自百度文库.作者:梦思.全文约十余万字.仅节录正格格律部份.
2:该文已谈了此观点.论述太长.引用例句太多.未节录.现再将此文中有关马蹄韵摘录如下:
马蹄韵
既用于联句句脚,亦用于联句句中,而以用于联句句脚特征最为明显。可以说使对联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这是最突出也是最根本的一点。 马蹄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千百年来一步一步约定俗成的结果
    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鉴于后脚之最初站立点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起句和末句的句脚,一般都是单平或者单仄。
这是一个上联句脚公式。从后往前截:
      每边一句:仄
      每边两句:平仄
      每边三句:平平仄
      每边四句:仄平平仄
      每边五句:仄仄平平仄
      每边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每边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每边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句中平仄,亦以上联标准式为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八言以上(含八言)之平仄视节奏而定。
简约 【联律图谱】
       【平仄符】:○代表平声 ●代表仄声 ⊙代表可平可仄      
       【又一体】:表示联句组合的另一种平仄正格        
       【长联】:表示超过一句,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对联。        
       【古仄声】:原指古汉语四声之“入声”后归划为古音“仄声”。        
       【联谱图示】:由于长联组合千变万化,只略举每边一至八句较常见之例图。        
       【应为平】:在不影响总体联意情况下,牺牲个别字的格律,应为平却用了仄。        
       【应为仄】:在不影响总体联意情况下,牺牲个别字的格律,应为仄却用了平。      
       【句中平仄】: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示例大部分是上联正格[下联与之相反],句中平仄作长联时为配合句脚平仄皆可相反)  
      
       一言句:●      
       二言句:●●      
       三言句:○○●,○●●        
       四言句:○○●●        
       五言句:●●○○●,○○○●●        
       六言句:●●○○●●      
       七言句:○○●●○○●,●●○○○●●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注:一三五,平仄可宽;二四六尾,平仄须守。)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句脚平仄】:指对联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所举例皆为上联句脚,下联与之相反即可。)        
       一句:●  
      
       二句:○,●  
      
       三句:○,○,●  
      
       四句:●,○,○,●  
      
       五句:●,●,○,○,●  
      
       六句:○,●,●,○,○,●  
      
       七句:○,○,●,●,○,○,●  
      
       八句:●,○,○,●,●,○,○,●  
      
       八句以上句脚平仄以此类推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平仄相反,上下相关。(有的叫做五要素,节奏相应略去)。
3:关於八言联及十言以上长联.平仄要求.文中也曾述及.太长.不便再节录了.
4:同意粟先生观点.一家之见.非是金科玉律.但作者洋洋数万言,足见费了心力硏究之.故予以节录了部份而已.
5:文中亦论述了对联之意境与格律矛盾之问题.现仅节录部份如下: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拗救
      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是拗句的一种。但由于比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
      “凉    风    起    天    末”,
      “平    平    仄    平    仄”
      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
      “回    看    射    雕    处”,
      “平    平    仄    平    仄”
      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萧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都属于这种情况。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
      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不过这样一来,对句就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七律则为仄仄仄仄平平仄)”,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式的孤平拗救”。
      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第三个字变成平声字,即“吹”救“不”)、
      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第五个字变成平声,“无”救“万”)
      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所以“孤平拗救”就是在救句中的“三”“五”位置上补平!
      ③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
      如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孤平拗救),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
      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
谢谢粟先生关心,有关对联格律.至今网上各家之见甚多.节录不当.还请见谅!遥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9-28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