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9

[佳作转载] 史、时、势: 中国古典诗歌对外传播的三维审视

[复制链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22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3-11-22 17:08 编辑

史、时、势:中国古典诗歌对外传播的三维审视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则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凭借实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的信息需求和文化兴趣与日俱增。国外研究中国,必须研究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史,研究当代中国走向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艰辛努力与瞩目成就,研究中国积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中国对外传播工作也应厘清思路,找准定位,在共时的角度上,传播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发展情况;在历史的角度上,传播中国的灿烂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下状况与对未来的美好构想。可以说,中国对外传播的素材浩如烟海、卷帙浩繁。而传播过去中国、当代中国、未来中国这三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绝非易事,简单地开展“面上”的对外传播,难以融入受众的心里。既然如此,何不以“点”入“面”呢?在博大精深、贯通古今的中华文化里,古典诗歌是最为贴近中国古代政治交往、社会风俗、民众生活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每一位创作个体探索自我、对话社会、抒情言志的常用表达方式,还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血脉里生生不息、蓬勃涌动的文化基因,亦是外国友人理解中华儿女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秉性德行、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的绝佳路径。中国古典诗歌里蕴藏着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所以可以藉由古典诗歌这面流光溢彩的“镜子”,向国外潜移默化地映照、传播、推介中国的历史、时局和发展趋势。史,是古代中国历经的一个个时代的组合;时,是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的时代;势,是未来中国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古诗载古史,历代皆有之
  中国古典诗歌,自原始社会远古先民狩猎所作之《弹歌》起,在岁月长河中潺潺流淌,摇曳着不朽的光芒。写诗,就是写时代。中国诗,每一首都是“史诗”,中国的历史蕴藏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历朝历代的诗歌串联起来,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的缩影。历朝历代的诗歌记载着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诗经》叙说先秦人民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风俗与婚姻;《行路难》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奔腾之势道出了盛世大唐拼搏进取、昂扬向上的气象;《秋日》凭借“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揭示宋代理学将宇宙天理与儒家伦理道德相结合的风尚……历朝历代的诗歌由历朝历代的人民创作,又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而历代诗歌中必然渗透着人民对时事政治、国计民生、个人境遇的感受和思考。
    因此,梳理和研究历朝历代的诗歌,有利于形成对古典诗歌的宏观认知、中观判断、微观把握。以宏观认知为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不变体现在诗人在历史更迭、岁月变迁中始终如一的情怀与意志。在古典诗歌中,爱国主义永远是主流旋律和核心情怀。变是诗学思想、诗歌技艺、诗坛风气在曲高和寡与平易近人之间徘徊、演变的动态过程。古典诗歌一直走在雅化与俗化这两种潮流互相转化的路上。其实,雅化与俗化并无对错之分、高下之别,两者都是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度又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缘故,容易受到时局的影响。关于诗歌与时事的关系,白居易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显然,治世之诗多雄健质朴,乱世之诗多绮丽虚无,诗歌的风格几何、多数诗人对时代的态度是融入还是逃避,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兴和衰、一个王朝的治与乱。
   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同一首诗歌作品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演绎,不同时代的不同译者有着不同的翻译风格和翻译诉求,对古典诗歌的理解与表达各不相同,在翻译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翻译理论各有千秋,这些表征不同但内在逻辑环环相扣的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想,构成了中国古诗外译的翻译史。在“史”的维度上,在译作质量精良的前提下,中国古典诗歌对外传播不仅能让世界理解其独体单音和平仄四声的音韵美、句式工整与语词对仗的形式美、言约旨远和含蓄蕴藉的意境美,还能在品味古典诗歌时触类旁通地感悟其中的古典哲学、美学、玄学、经学、理学等学问的无穷妙韵,也能从文学史、文化史、文明史的高度领会古典诗歌于中华文化“版图”里、在炎黄子孙心目中究竟处于何种位置、发挥何种作用,更能让国际学术圈在中西方诗学、史学乃至文明交流与互鉴的过程中,挖掘和把握中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进而丰富和发展世界诗歌创作与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二、古诗至今日,与时俱进之
   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里有磅礴、隽永中寓深刻,古典与现代融合、历史与现实贯通。其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和无与伦比的穿透力使千年后的当代人每每读之,震撼依然;其蕴藏在诗句中的慈悲、义理、哲思、博爱,不仅让当代国人受益无穷,且能跨越种族、语言、文化的鸿沟,令国际社会在中国古诗里发现和认同全人类共通的真挚情感和伟大思想以及在当今世界仍旧可以造福全球的古老智慧。大体上,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古为今用、二是古诗今创。
   在古为今用层面,当代人以古诗里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去解释当代现象,赋予当代生命力,发挥当代诸多效能。在思想上,北宋哲人邵雍以“天地与人同一体”一句直截了当地点明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这一哲学思想在当代依旧影响深远。在情感上,包罗万象的中国古典诗歌为当代教育者开展育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优质素材,师者不妨向学生们讲授“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深厚友谊、“儿童娱膝下,母子话灯前”的动人亲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纯洁爱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之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世界格局。古典诗歌融入当代教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耳濡目染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审美水平和道德修养,进而逐渐形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在古诗今创层面,古典诗歌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既有语言内部的巧妙创造,又有语言之间的灵活创新。语言内部的创造,即以汉语言文字对古典诗歌原句的改编、改写和改动,或者拓宽古典诗歌原有的内涵,以使其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比如,“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一句里的“千帆竞发”化用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对古典诗歌增减词句、为我所用的一种创新之举。又如,《游子吟》素以歌颂母爱之伟大而著称,而现代社会赋予了这首诗新的内涵,使其从对亲情的深度关注、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升华到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建设的新高度,这就是对古典诗歌结合新气象的一种内涵丰富和外延拓展。在语言之间的创新层面,因中文与其他语言的交流对话须通过翻译才能实现,因而创新也系于翻译。在古典诗词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原作之意的前提下,以不损害源语语言文化特征为原则,灵活应用契合的翻译策略,产出既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又易于受众理解的表达。例如,杜甫《春望》的许渊冲译本中,许先生将首联“国破山河在”中的“国”字译为“land”,既道出了原诗的“国”实指长安城的本质,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土地观念和中国人民朴实勤劳的土地意识,还传神地描绘了伟大诗人杜甫故土难离、眷恋家国的深情。颈联“烽火连三月”的“三月”并非实指三个月,也不是历法中的三月份,而是虚指,许老以“gone higher and higher”将原诗之中模糊化的手法进一步升华,创造性地加入“higher and higher”,营造了一种战火连绵不断、家人安危难测的紧迫氛围,比之冷冰冰的“three months”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情,这也是许渊冲教授文学翻译艺术体系中“以创补失”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时”的维度上,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与对外传播,有利于向世界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先进成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创新发展,同时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圈的话语权,提振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此同时,以古典诗歌之“表”承载当代中国发展之“实”,能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以对中国古典诗歌外译后惊艳如初的音韵、形式、意境产生兴趣为契机,逐渐了解、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推动中华文化飘洋过海,在世界传播。
  三、诗中千古智,来日成大势
   钱穆强调:“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在于此。我以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趋,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天人合一理念作为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数千年来贯穿中国古典文化的始终,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文化走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文艺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俯拾皆是,如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其实,古典诗歌里不仅有影响至今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和合思想,天人合一与和合思想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起于当代、面向未来的伟大思想注入了养分。和合思想强调以“合”与“和”作为确立和处理所有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宗旨,既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又强调在此基础上达成统一和谐和交融发展。和合思想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踪迹比比皆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人与人的温馨和睦,“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中人与社会的浑融一体,“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里国与国之间的珍贵友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和合、天下大同等诸多智慧。
   在“势”的维度上,中国古典诗歌对外传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义利观、发展观;藉由通俗易懂的诗歌,艺术化地回答了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哲学问题,道出了未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思路。中国古典诗歌里承载着中国古人沉淀数千年的大眼界、大格局、大智慧,更包含着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大势。
   史、时、势,是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和对外传播的重要维度。追溯历史,求索先哲之智;聚焦今时,创新古人之思;面向来日,心系全球福祉。我们研究古典诗歌,是在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我们对外传播古典诗歌,是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主题。为获得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解读密码、中国故事的璀璨篇章,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时代的考量,值得在精选、精研、精诣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当代时事和未来趋势进行对外传播。对外传播,从传播诗歌,顺理成章地传播中国。接受传播,由理解诗歌,自然而然地认同中国。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诗,每一首都是“史诗”,中国的历史蕴藏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历朝历代的诗歌串联起来,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的缩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歌一直走在雅化与俗化这两种潮流互相转化的路上。其实,雅化与俗化并无对错之分、高下之别,两者都是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度又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缘故,容易受到时局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为今用层面,当代人以古诗里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去解释当代现象,赋予当代生命力,发挥当代诸多效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诗今创层面,古典诗歌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既有语言内部的巧妙创造,又有语言之间的灵活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时”的维度上,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与对外传播,有利于向世界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先进成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创新发展,同时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圈的话语权,提振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人合一理念作为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数千年来贯穿中国古典文化的始终,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文化走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文艺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人合一与和合思想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起于当代、面向未来的伟大思想注入了养分。和合思想强调以“合”与“和”作为确立和处理所有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宗旨,既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又强调在此基础上达成统一和谐和交融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势”的维度上,中国古典诗歌对外传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义利观、发展观;藉由通俗易懂的诗歌,艺术化地回答了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哲学问题,道出了未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6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8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时、势,是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和对外传播的重要维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0 2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