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庐风雨悲瑟瑟,落叶尘泥几处寻:严嵩的诗与人 下马柴门日已曛,灯前悲喜话同群。空江岁晚无来客,远道情深独见君。瓦瓮细倾山郭酒,藜床闲卧石堂云。莫言古调只自爱,且诵新篇慰我闻。 ————严嵩《喜友人至》
严嵩,字惟中,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为编修。后来称病,躲在钤山苦读写作,一读就是七、八年。这首诗就是在钤山读书时的作品。此诗疏淡恬静,颇具山野田园风趣,如果把它夹杂在唐诗中,人们哪里知道竟是出自严嵩之手。柴门、瓦瓮、山郭,藜床、石堂之云,这些景物在严嵩的笔下颇有古朴隐逸之风,勾勒出严嵩曾有的要“脱俗出尘”的面貌:置身深山老林中,远在红尘功利外,忽有友人前来,其闲远恬淡喜出望外之情之景,构成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严嵩真的是厌弃了功利世俗?否则为什么得到仕进之后却远离朝廷而去苦读?严嵩一反常情,他是别有一番取舍观。
严嵩用功之勤,且远离红尘耐得住寂寞,他在钤山都钻研了什么?他都修炼了什么?修炼人格精神道德情操到了哪个境界?对恻忍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有哪些心得?对道家的诸如“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精髓有哪些悟取?一晃十年过去了,待“颇著清誉”之后,这位待价而沽的读书人又回朝为官,他重回官场之后,他对上述之问都逐一地做出了回答。
严嵩当年苦读之后的确“参悟”颇多,重归政坛之后,表现到底是怎样?
严嵩对帝王务为佞悦。这是他的绝妙进取之道。严嵩春风得意,在嘉靖七年为礼部右侍郎之后,“益务为佞悦”。这是他最大的“参悟”,也是最显眼的身体力行。对帝王投之所好,谄媚取宠,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可是在严嵩那儿会变着法儿推陈出新。嘉靖皇帝信奉道教,癖好青词,严嵩就一定要把青词写得独一无二,让皇帝满心欢喜。嘉靖皇帝好奇装异服,严嵩一定要戴上香叶冠,笼以轻纱,飘飘渺渺走在别人前头。这是其一。其二,贪污腐化,本是自古有之,可是严嵩一定要标新立异,无所不用其极。严嵩贪得无厌,他什么都贪,他的党羽搜刮民脂民膏来贿赂他,孝敬他;边疆大帅把大量军帑贡献给他;诸如此类他都一律照收。其三,要坚固基础,必须结党营私,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他残忍毒辣的手段。严嵩为了牢牢地控制时局,专权跋扈,他很有道术,他只所以能够担任内阁首辅大臣二十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大批党羽为他抬轿子吹喇叭,诸如赵文华、胡宗宪、陆炳等等,都是严嵩的忠实走狗。其四,要固宠固权,严嵩认为,必须谋陷忠良,杀戮异己,而且必须一脉相承,不可一日不为。夏言,是内阁首辅大臣,严嵩要取而代之,于是罗织罪状,把夏言排挤出去;夏言重回首辅大位,严嵩伙同陆炳一起杀害了夏言。夏言是一位“豪迈有俊才,纵横辩驳,人莫能屈”的首辅大臣,竟死在奸险邪佞的严嵩、陆炳之流手中。
说到严嵩谋陷忠良杀戮异己需要读读《明史》列传第九十八,其中有沈錬传、桑乔传、王晔传、何维柏传、叶经传、徐学诗传、周冕传、王宗茂传、赵锦传、张翀传、邹应龙传、林润传等。那些文字震撼人心,沈錬等人前仆后继誓死如归的精神令人可歌可泣!
读《喜友人至》这首诗,读者怎么也不会从中读出作者严嵩的邪佞狰狞的嘴脸来,怎么也读不出严嵩那欺世盗名的心术来。曾经躲在山水之乡勤奋苦读的严嵩,毕竟有过柴门、瓦瓮、山郭,藜床、石堂之云的经历,然而这些经历,就像当今电视剧中那些女间谍女特务们所经历的一样,她们当年进行生死磨练就是为了合格毕业,然后凭着姿色凭着资本去行使职责。严嵩为什么出仕后再回到山水之间隐居读书,他回归仕途之后的行踪已经做出了答案。
严嵩步步青云之后,为了伪饰自己,力图再写出《喜友人至》之类的诗文却一点也写不出来了。其原因不过有二,一是性灵情感越来越坏,所以苦思冥想也不得一字;二是只写青词一事就已耗去许多精力,而且还要去营私舞弊贪得无厌,还要去倾陷杀戮,所以诗之情思荡然无存,连用来写诗文的苦思冥想的时间也不复存在。
自严嵩担任内阁首辅大臣之日起,弹劾他的奏疏和声浪一日甚过一日。严嵩比宪宗时期的首辅大臣“刘緜花”还耐弹劾,是个越被弹劾越得宠的大奸巨盗。他在内阁二十年,弹劾他的人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感天动地,震撼后人。沈錬弹劾严嵩,被贬谪戍边,曾写下“谁知迁客梦,夜夜绕銮舆”,沈錬继续与严嵩斗争,直至被害死。沈錬壮烈而死,但后继有人。明史《杨继盛传》记下了杨继盛弹劾严嵩的英雄壮举。
杨继盛指出严嵩“有是十罪,又济之五奸”。杨继盛被逮捕入狱,受尽酷刑和折磨,三年之后被弃市杀害。《明史》的《杨继盛传》记下了杨继盛临刑前的那首赋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这首诗字字血泪,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塞于天地之间!”文天祥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杨继盛高扬“成仁取义”的精神,慷慨就义,流芳百世,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杨继盛视死如归,但死有遗憾,他所遗憾的是没有把严嵩拉下马,没有把严嵩绳之以法。然而杨继盛笔锋一转,他字字铮铮,誓言要用他的鬼魂也要来补报国家:“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当年的严嵩一定也会看到这首诗,不知他看到后,尤其是看到“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两句时,情形会怎样?他一定惶惶不可终日,他一定更佞得邪险得无以复加。
杨继盛牺牲后,自有后来人,那些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来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嘉靖皇帝终于迫于无奈,令严嵩致仕,同时法办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等人被处死之后,严嵩及他的孙儿们皆被削职为民,又过了几年,严嵩“寄食墓舍而死”,据推算严嵩那年已经八十七岁。严嵩终究没有被法办被诛杀,还算是得以好死,那是因为嘉靖皇帝太宠溺他太庇护他,但不过仍是“寄食墓舍而死”,是谁的墓舍,他在严世蕃之墓修建庐舍,晨昏住在里面。其晚景凄凉,是他所要的吗?他哪里料得到他的暮年竟是这样的景象:墓庐风雨悲瑟瑟,落叶尘泥几处寻。
“空江岁晚无来客,远道情深独见君。瓦瓮细倾山郭酒,藜床闲卧石堂云”,抛开政治层面,抛开“知人论世”的观点,我们觉得严嵩的这些诗句所显示的人性美意境美还是很动人的,不妨读一读。或许写此诗的当年,严嵩还没有那么诡谲狡诈卑鄙龌龊。 严嵩有《钤山堂集》,他的诗文得以存世。《带经楼诗话》及《渔洋诗话》的作者王士祯评论严嵩,说严嵩“早年诗有王、韦之风,贵后皆应制腐恶之作也”,此谓的论。王韦,是王维、韦应物。清人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 》中也说“君子不以人废言,严嵩《钤山堂集》颇有可观。如‘捲幔忽惊山雾人,近村长听水禽啼’,‘沙上柳松烟霁色,水边楼阁雁归声’,皆可爱也。”王士祯论诗是神韵说的第一人,袁枚论诗主性灵说。平心而论,他二位的褒扬并不过誉。
《赠相命颜生》一诗,亦是严嵩早年所作,诗中的那种达观知足常乐的描写,与他后来之行径,真乃判若两人耳。其诗曰:
扫榻云林白昼眠,行藏于我固悠然。
元无蔡泽轻肥念,不向唐生更问年。
严嵩诗文中的旷达超脱,谁能说不好,或者撇开其人,而说人不好呢?九十年代初,感到《史记》中的《范雎蔡泽列传》最有奇趣,再三读,写一篇随笔,写了范雎、须贾、以及奇丑无比的蔡泽,发表在南京的一个纸媒核心刊物上。今天在严嵩的这首诗中又与蔡泽以及那位为蔡泽相面的那个唐举相逢了,真乃幸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