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4

《中华女子散曲》第一卷《后记》

[复制链接]

8688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50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3-13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爱菊 于 2016-3-13 08:47 编辑

后记
      《中华女子散曲(第一卷)》今年六月十三日发《征稿通知》,到修改定稿,历时三个多月,比《中华女子诗词(第一卷)》和《中华女子楹联(第一卷)》,花费时间要长,功夫下得更大。主要原因是曲谱复杂、格律要求多、要求严,况且,又无比较全面统一的曲谱规范、亦无网上格律检测工具可校验,《中原音韵》韵字少,因而审稿和修改任务相对艰巨。但我们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照验律验韵,对不合律和思想性艺术性较差的作品进行了删除或修改,确保了所选作品的质量。
      花费精力是值得的。中国历史上女子写曲很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突出。元代是中国散曲的繁荣、鼎盛期,其作家队伍几乎成了须眉的世界。被《录鬼簿》所录的一百五十余人和《太和正音谱》所录的一百八十余人中没有一个女性曲作家。被誉为有元“一代之文学”的散曲,当时有曲作存世的女曲家不到十位,而且均为歌妓。到明代中期,随着黄峨这位被誉为“曲中李清照”的大家骋才曲坛,女性曲史终于翻开了最为绚丽的一章。女曲家的身份也开始呈现闺阁女子与风尘女子并存的局面。到晚明,在江浙一带更涌现出十多位。但这些人的散曲留下的可找记载不全,李笑津老师初录后,我们两位主编、两位特邀编审先后查找核实,录入本书的有朱帘秀、黄峨、徐媛、林以宁、刘清韵、陈翠娜六位。我们将继续查找资料,《中华女子散曲(第二卷)》再录入几位。
      《中华女子散曲(第一卷)》可谓集当代中华女子散曲之大成。录入了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广西、四川、安徽、山东、山西、江西、江苏、浙江、云南、河北、河南、陕西、贵州、宁夏、内蒙、吉林、黑龙江、辽宁、湖南、湖北等二十四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美国共一百一十五位女曲家、女曲人的作品近二千首。其中有一批女曲家作品水平很高,亦不逊当代男曲家作品。因文化的普及,时代的兴盛,女性的地位提高等,当代女曲家、女曲人作者群广大,作品题材广泛,作品视野广阔,涉及到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时代风采和当代女性的精神风貌。并且因为曲本身的辛辣、幽默等特点,女曲家、女曲人们写了不少讽刺曲,纵观历史,针砭时弊,深刻而具有典型性艺术性。
      出版《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中华女子散曲》系列丛书,是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中华女子散曲(第一卷)》征稿之初,就受到了散曲界名家的重视,不少人来函来信询问,并表示支持。我们动员三十多位女诗人女联人写曲,她们写了,并且有的写得不错。这说明散曲也不是那么神秘,她同样是一种很美的文学形式,是可以把握和写好的。《中国当代散曲》副主编张绍民老师审完卢秋蓉曲后说“她写得不错啊。”卢秋蓉和一些姐妹是征稿后我现发她们曲谱曲韵开始写曲的。中国诗词研究会研究员、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何其三妹妹说:“要知道妹妹从来没写过曲呀,我以前也没写过联,都是为了支持姐姐。”是的,成立女子诗社以来,我们得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华人姐妹们的信任支持,包括叶嘉莹老师,侯孝琼老师,宋彩霞老师等等。我决不负大家的信任与支持,用我的余年,甚至贴上我的部分退休金,办好女子书刊,不管是名家还是民间女诗词曲赋联人,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间女诗词曲赋联人,尽力把她们的佳作收集刊印传承下去,让后人不再像我们找古代女诗词曲赋联人简介和作品那样困难,让后人集中学习品赏中华女诗词曲赋联人的作品成就与风采。
      今年已出版《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中华女子散曲》三个第一卷。为了让姐妹们有创作更多更好作品的充足时间,我们计划今后一年轮出一部。二0一六年出版《中华女子诗词(第二卷)》;二0一七年出版《中华女子楹联(第二卷)》;二0一八年出版《中华女子散曲(第二卷)》。
      感谢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散曲学会会长、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徐耿华老师为本书写《序》。
      感谢湖北省诗词学会和黄冈市诗词学会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
      感谢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解放军红叶诗社编辑兼驻济南记者站站长、济南军区老战士诗词协会副秘书长兼《金秋诗刊》编辑、我的老师刘相法,参与策划、终审并写《序》。
      感谢二0一一年和二0一三年《中华诗词》封面设计者、青年诗人何鹤老师设计如此高雅优美的封面。
      感谢《中国当代散曲》主编折殿川老师推荐诸多女曲家、女曲人投稿支持。
      感谢《中国当代散曲》副主编费自平老师主审稿并写《序》。
      感谢《中国当代散曲》副主编张绍民老师主审稿。
      感谢《当代散曲》副主编原振华;香港诗词学会论坛曲苑副首席版主、版主于娟、王晓华、李笑津、崔秀春;《中国当代散曲》编委王兰琴、詹彩霞;陕西省散曲学会理事刘艳琴老师担负部分作品初审与组稿。
      感谢卢素兰、梁晗曦、胡庆宏、卢秋蓉、刘福利、宋玉萍、贺律桂、王晓华、傅丽萍、丁翠华、李雪艳副主编和编委的大力支持。

发表于 2016-3-1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版《中华女子诗词》、《中华女子楹联》、《中华女子散曲》系列丛书,是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3

主题

23万

回帖

60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941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2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问好姐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4 14: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