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龙光射牛斗之墟
龙光,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
3.宾主尽东南之美
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诗经—尔雅—释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后用“东箭南金”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4、腾蛟起凤
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5、孟学士之词宗
词宗:文坛宗主。也可能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
6、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紫电青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春秋繁露》亦记其事。武库:武器库。也可能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
7、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
8、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陶潜,即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9、邺水朱华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在此雅集作诗。曹植在此作《公宴诗》。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10、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11、四美具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12、二难并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王勃说“二难并”活用谢文,良辰、美景为时地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赏心、悦目为人事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
1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宇宙:喻指天地。《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为宇,古往来今为宙。”
14、望长安于日下
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为“日下”。
15、目吴会于云间
云间:江苏松江县(古华亭)的古称。《世说新语排调》:“陆云(字世龙)华亭人,未识荀隐,张华使其相互介绍而不作常语,云因抗手曰:云间陆世龙。”
16、地势极而南溟深
南溟:南方的大海。事见《庄子•逍遥游》。
17、天柱高而北辰远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8、怀帝阍而不见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
19、奉宣室以何年
奉宣室,代指入朝做官。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会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20、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21、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22、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23、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2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5、不坠青云之志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26、酌贪泉而觉爽
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泉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
27、处涸辙以犹欢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28、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2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奋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0、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