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夏爱菊作品展示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夏爱菊五绝(三)

迎春
飞雪喜梅开,梅开春即到。
辛勤楚凤人,吟苑栽花早。

    【评】“飞雪”、“梅开”、“春到”,展现了一幅动态的图画。我们读到了昂扬精神和生机。诗人的生命体检,就是积极和乐观,一个“喜”字,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楚凤”,是湖北省女子诗词学会的名称。这些女性诗词作者,看到春天就要到了,早已心情萌动,开始筹划“吟苑”的“栽花”了。前两句点明时令,形象鲜明;后两句用形象描写,诠释“人勤春早”的道理。该诗,晓畅,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泻千山水,洋洋纳百川。
襟怀能若此,极目水云宽。

   【评】这首诗题作“海”,但诗人的真正用意并不是写海。咏物诗一般要体物形似,该诗没有写“海像什么”,“海是什么”。第一句凭空而来,千山万壑的水奔腾而下,很有气势。接句说海之所以博大,就是因为能“纳百川”,极响亮。后半写情:人的胸怀要像海一样,就能水宽云阔,揭示了“有容乃大”的道理,极其深刻。语言凝练,运笔极具跳跃性,体现了诗人的驾驭能力和思想深度。该诗情景融为一体,很有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咏月季(一)
玉立清风里,炎凉两不侵。
娇姿迎日月,装扮四时春。
         
   【评】首句说其姿。一个“玉立”凸显了月季千姿百态的姣好形象,看她在清风里摇曳,更别有一番风致。次句说其品格。月季从春天开始发芽开花直到初冬,可谓历经“炎凉”;但她不管气候环境如何变化,都要竞相开放,体现了月季的坚贞品性。第三句“娇姿”承“玉立”,与日月争辉,体现了积极乐观的态度。结句“四时”承“炎凉”,体现月季把美好送给人间的奉献精神。该诗主题集中,写作手法上一改起承转合,而是采用交叉、递进表述方式,显得跌宕起伏,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儿园里古诗声
“白日依山尽”,纯纯稚子音。
园丁扬国粹,韵植后人心。

   【评】用先声夺人之法,诗便警响。首先听到有人朗诵王之涣的诗,而且是童音,便触动了诗人的思绪。诗是美的,童音是美的,是一种文化和自然的美,这种美来源于对传承古典文化的赞赏。老师为了弘扬国粹,把我国优秀的传统诗词文化根植于孩子的心中,这值得赞赏。诗人本身就一直孜孜以求于传承古典文化,忙论坛,出书刊,送诗书到学校,送楹联到农村,所以当听到幼儿园孩子在朗诵古典诗词的时候,不由的心有感触,发之为声。该诗从小处着眼,写出了大主题,章法可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家乐
闲看野草花,渴饮一壶茶。
伉俪田间作,风微燕子斜。

    【评】诗人从农村走来,对农村有特别的感受。首句一个“闲”字,应题之“乐”。现在的农村由于农机的广泛使用,使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就有了更多的余闲之乐。可以有时间看花开花谢,可以品一壶清茶谈天说地。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所以就夫妻田间劳作,读来有种温馨感。结句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农民恬闲安静的生活和农村的特有风貌。语言清新活泼,田园风味浓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霜染黄花秀,岩松傲雪寒。
艰难锻风骨,清韵出天然。

    【评】“悟”是一个思想过程,是理性的。但作者的“悟”是借助形象来完成的。菊花经霜而开放,岩松披雪而坚挺,都是因环境的艰苦而磨砺心志。“艰难锻风骨”应是结句,也就是“悟”的结论,但作者却作为第三句,这样感觉第四句好像多余了。其实不然,“清韵出天然”,是一种延伸,一种“悟”的至高境界。环境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适应环境变化,并且使自己的个性发挥到极致,这种出自天然的“清韵”,不就是“天人合一”吗?形象典型,悟之深刻,有很强的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守
城外觅新章,田家农事忙。
情牵山水处,落笔自芬芳。

    【评】首句点题,就是坚持学习写作诗词。这份“坚守”是诗人退休后践行的一种理念。诗人坚持用诗记录生活,诠释人生,使自己的心灵不断丰盈。到大自然觅取丰厚的养分,这是诗词作品的来源。次句揭示诗的内容要接触地气,为大众百姓歌吟,写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后二句阐述诗作的理念,即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带着泥土清香的作品,自然有生命力,有韵味。该诗简洁、流畅,蕴含理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卖菜翁
白发容颜皱,衣单腰似弓。
嫩蔬鲜带露,斤两不欺公。
      
   【评】首句说老,次句说穷,两句写出了一个老者的形象。一个“腰似弓”的白发老人,本应该享受晚年生活,下棋、喝茶聊天、逗鸟、遛狗,或者饴含抱孙,这个老者却为了生计自食其力,摆脱贫困去卖菜,读之让人心酸。带着露水的蔬菜自然是新鲜的,也说明是自家地里产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凸显了老者的善良淳朴。这是一种人生,一个缩影。该诗纯用白描,无诗意的写作,却刻画人物形象丰满,字里行间有一种很强的震撼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日葵
傲骨柔情在,诚心总向阳。
花开不争美,奉献一盘香。

    【评】诗是抒情载体。该诗重在抒情,没有具体形象描写,却很感人。向日葵是普通的一种植物,因为它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而得名。首句先声夺人,开篇“傲骨”似不解,当读之第三句“花开不争美”,便见其“傲骨”所在。通篇飘逸丰腴,一气呵成;结构严谨,语言清新流丽。结句是高潮,读之有余味。“傲骨柔情”、“诚心”、“奉献”几个词,把向日葵的品格写得丰满有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226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梨花
质本鲜无垢,情怡寂寞枝。
芳心向明月,相照共春时。
      
    【评】一首诗的深度在于对事物本质性的发现。人们看花通常是先看到形与色,但诗人在这里却看到了色形以内的东西,那就是“质”。这才是诗人的眼睛,具有穿透力的发现。质本为白,故为“洁”,“无垢”是深层说法。能够静守一种寂寞,而且还怡情,这就是一种超常境界。后两句是梨花的高远心志,与月光相融相共在这美好的春天里。通篇明丽、雅静,和谐、温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8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