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1

《唐诗三百首》赏析- 114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127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2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诗三百首》赏析- 114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边塞秋夜传来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觉得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
  虽有兄弟离散各去一方,家园无存法打听到消息。
  寄往洛阳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
  注释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断人行:指宵禁。边秋: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白露”夜。长:一直,老是。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时。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虽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上两联信手挥写,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信老是不能送达,更何况战乱频繁尚未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战乱中。时,杜甫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备注:原稿来自于古诗文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赏析。为了手机阅读方便,在不影响准确理解原作品和完整精要对原作进行品赏的基础上,我对原文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此外,对原作字、词、句理解上不一致时,本人在压缩、整理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个人认为,这样整理后的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理解准确、赏析兼备,更主要的是能手机展开,阅读方便。可以说虽算不上精品,但网上不会搜索到第二。希望能给热爱诗词文化的初学者提供点帮助,这便是我不辞辛苦,坚持整理的初衷。图片来自网络。) 



1万

主题

55万

回帖

14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现代诗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6127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7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