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赏析- 149 新年作 作者/刘长卿〔唐代〕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老泪纵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注释 天畔:天边,指潘州南巴,即今广东茂名。潸然:流泪的样子。居人下: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客:诗人自指。岭:指五岭。作者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长沙傅:指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赏析 这是作者被贬为南巴尉后新年抒怀之作。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 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乡心”思乡之情;“新岁”新年;“天畔”天边,这里指岭南;“潸然”泪流的样子。独处异乡,又逢新年,思乡情切的诗人怎能不黯然神伤,老泪纵横呢?开篇的“切”和“独”,奠定了全诗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调。 颔联抒发感喟。“老”“居人下”是诗人自况;一个“至”字,满含年老失时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愤。“客”指诗人自己;“春归”有拟人意;一个“先”字,既有羡慕,更有埋怨:我还在天涯漂泊,春天怎么就先行回归了呢? 颈联描写身处环境。“岭猿”岭南山间的猿猴;“旦暮”从早到晚;“风烟”晨风暮霭;“同”“共”二字,写尽了诗人孤独无告、迷惘无依的凄苦情状。自身遭遇的凄苦,前途未卜的迷惘,全在景中。 尾联用典自喻,以问作结。“长沙傅”西汉洛阳才子贾谊,有济世匡国之志,脱颖初露,而为权贵宿老谗毁,被贬为长沙太傅。诗人以贾谊自比,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末句表达了自忤权门,担心滞此难返的深深忧虑。 诗的情感哀切深至,颔联意绪剀切,首尾感叹往复。唯颈联写景,淡密而不显焕,情致悱恻。全诗结体深沉,有“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的风致。就其风骨而言,则属大历家数,呈露顿衰之象。
备注:原稿来自于古诗文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赏析。为了手机阅读方便,在不影响准确理解原作品和完整精要对原作进行品赏的基础上,我对原文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此外,对原作字、词、句理解上不一致时,本人在压缩、整理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个人认为,这样整理后的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理解准确、赏析兼备,更主要的是能手机展开,阅读方便。可以说虽算不上精品,但网上不会搜索到第二。希望能给热爱诗词文化的初学者提供点帮助,这便是我不辞辛苦,坚持整理的初衷。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