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8|回复: 13

[赏析交流] 说驴小札 驴为高欢悲鸣

[复制链接]

82

主题

460

回帖

455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5
发表于 2025-1-16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2

主题

460

回帖

455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5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驴小札  驴为高欢悲鸣


驴为高欢悲鸣(2025、1、16改,定名为《说驴小札  驴为高欢悲鸣)


驴为高欢悲鸣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斛律金《敕勒歌》



   说驴小札   驴为高欢悲鸣

  在《北史》和《资治通鉴》可以读到有关高欢与驴的文字。北魏永熙元年,即公元532年,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高欢率大军与尒朱兆大战。“马不满二千,步兵不至三万”,在众寡悬殊的情势下,高欢来个破釜沉舟之术:“为圆阵,连牛、驴以塞归道。如此一来,将士顿生死志,四面赴击之。
  用牛和驴以封塞归道,此时的驴亲赴战场,面对干戈,以赴死难了。这场战斗,高欢大胜,尒朱兆大败,驴有其功。
高欢每次率军出征,许多许多的驴必随军而动,用来运输,用来直接参与战斗。驴得以尽情发挥独具的能量,高欢善假于物也。驴跟随高欢浴血沙场,《北史》与《资治通鉴》记下驴之先知先觉。
北魏分为西魏、东魏之后,两国不断交战争锋。东魏丞相高欢戎马倥偬,总是亲自征讨。他亦胜亦败。
  天平四年,公元537年,高欢与西魏丞相宇文泰沙苑之战兵败,仓皇跨橐驼而逃。高欢没有跨驴,求生之际跨驴不及跨橐驼也。
  武定四年九月,公元546年,高欢围困玉壁城,西魏守军危在旦夕。一日夜晚,一颗明星坠于高欢大营,《北史》、《资治通鉴》记下这一情景:“众驴并鸣,将士皆詟惧”。
  战营中战马没有嘶鸣,而唯有众驴并鸣,看来驴感应天时休咎比马还灵敏。
  驴声本来哀沉悲凉,众驴并鸣,将士焉能不为之詟惧?众驴并鸣之后,高欢自知天意难违,他重病愈重,不得不班师回朝。其后不久,这位北齐王朝奠基者病逝。
  史家为什么把“众驴并鸣”记录下来?为什么驴鸣成为高欢病危之谶?驴莫非先知先觉,知晓天意?
  有人认为,驴为高欢出生入死,驴贡献使高欢心存感念,驴与高欢心神契合,故驴为之悲鸣。此说别有况味!
之后三年多,高欢之子高洋接受东魏禅让,建国,史称北齐。由驴为高欢悲鸣不能不想到斛律金的那曲《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每读《敕勒歌》,眼前就会出那早已逝去的历史风烟。

  清人沈德潜的《古诗源》收录了《敕勒歌》,沈德潜评曰“莽莽而来,自然高古。汉人遗响也”。言气韵言魂魄,《敕勒歌》当标举古今,其具有崇高之美。很多古诗文选集都收录《敕勒歌》。《敕勒歌》是千古名篇,那么《敕勒歌》的作者是谁?沈德潜断定《敕勒歌》的作者是斛律金。当然,还有很多学者认为,《敕勒歌》的作者不是斛律金。沈德潜说《敕勒歌》“汉人遗响也”,恰恰道出那个时代中华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概况。
  《敕勒歌》自然高古,却是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的诗歌且兼具雄浑壮阔气象,出自鲜卑族骁勇善战的一位将领之手,仿佛不可能,所以一些学者认为,《敕勒歌》不过是一首经过人们一边传唱一边润色修改的民歌而已,应该是集体创作。
  《北史》的《斛律金传》没有有关《敕勒歌》作者是谁的记载,《北史》的《齐本纪》却有这样的记述:武定四年九月(公元546年),东魏丞相高欢率军围困玉壁城。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坚守玉壁城,历五旬围攻不下。一日深夜,一颗明星坠于神武(高欢)大营,众驴齐鸣。于是“士皆詟惧,神武有疾......”。《资治通鉴》据此而记载道:“高欢自玉璧归也,军中讹言韦孝宽以定功弩射杀丞相。魏人闻之,因下令曰:‘劲弩一发,凶身自陨。’欢闻之,勉坐见诸贵,使斛律金作《敕勒歌》,欢自和之,哀感流涕。”

  自从北魏一分为二,东魏与西魏的军事较量就不断升级,西魏的将领们最善于制造流言蜚语,运用反间术,来给东魏军民制造混乱。高欢虽然病于军中,但不是被西魏的强弓劲弩所伤,军中却有这般流言蜚语,显然是中了西魏的间术,于是东魏军心自然动摇。韦孝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造舆论,是为了使东魏军心更加涣散,使之不战自溃。为了戳穿敌人的阴谋,高欢虽然病重,也要强自坚持,来稳定军心。《北史.齐本纪》因此有这样的记述:“使斛律金作《敕勒》歌,神武(高欢)自和之,哀感流涕”。

  神武自知来日不多,他与斛律金唱完这首《敕勒歌》一两个月之后,其悲慨旋律尚未完全消去,即病逝,时年五十二。

  《敕勒歌》雄浑壮阔,然而在高欢病重的情形下来高唱,不有些许苍凉悲怆,这恰恰是高欢此际内心的写照。所以认为是斛律金所作亦无不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有“使斛律金作之”、“使斛律金作《敕勒》歌,神武自和之,哀感流涕”这样的字句,就够了。高欢、斛律金不仅是叱咤风云横刀立马的大英雄,而且是精通旋律深谙击节歌唱的一代文武兼备的豪杰。
 王国维先生这样评价《敕勒歌》,他把《敕勒歌》与陶渊明的《饮酒之五》相提并论,他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敕勒歌》情发乎中,写景状物自然晓畅,如在目前,无雕琢痕迹,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先生称这样写景的诗方为不隔。

  “人生非金石,焉能长寿考”。高欢身抱重恙,自知时日不多,还要稳定军心,凝聚战斗力,方与斛律金唱和《敕勒歌》,于是悲慨旋律自在心中缭绕。“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高欢知此道理,但当眼前出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雄浑壮阔景象时,当想到还有多少未竟事业时,于是那壮志未酬的苍凉与无奈便倾泻漫延开来。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如果以此评价《敕勒歌》,最为恰切。但,《敕勒歌》是出自斛律金之手吗?无论如何,斛律金与高欢的一唱一和已是不争之实,这两位毕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的豪杰枭雄,他们可称之谓大家了。

由高欢和斛律金的故事,我们可以推演下去,看一看高欢的后人与斛律金的子孙们的结局。

  高欢,是被鲜卑化的汉人,斛律金,字阿六敦,是被鲜卑化的敕勒部人。斛律金的祖父、父亲都是北魏朝廷大臣,祖父为殿中尚书,父亲为光禄大夫。斛律金敦厚朴直,善骑射,颇有军事天赋。斛律金追随高欢,建功立业,备受高欢父子倚重。高欢病死之后,高欢之子高洋接受东魏禅让,是为北齐文宣帝。文宣帝高洋封斛律金为咸阳王。斛律金再进位右丞相。文宣帝晚年沉酗任情,杀戮无常,朴重敦厚的斛律金在此情境下还是受到褒奖。高欢的儿子高演、高湛先后为帝,他们虽然猜忌多疑,狠戾无情,但是对斛律金没有伤害,武成帝高湛对他更是“礼遇弥重”。高湛的儿子高纬即帝位,史称后主,此时北齐已经衰亡日甚。天统三年,斛律金病逝,时年八十。斛律金死前,想到自己一门子孙贵显位重,封侯通达,又想到一门之中有一皇后,二太子妃,三公主,其尊崇莫之能比,于是忧心忡忡,于是以梁冀等人为戒,叮嘱他的长子身为大将军的斛律光要小心翼翼,要牢记“我家直以立勋抱忠致富贵”的家训,以保一门平安无恙。

  斛律金的长子斛律光,字明月,他形貌不雅,是“马面彪身”。对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在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战乱年代,北齐的帝王是不以貌取人的,还是赏识重用斛律光。斛律光“不苟言笑,工于骑射,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位军事天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广袤无垠天地浑然一体的大草原上,其实不惟“风吹草低见牛羊”,还存在着人世间的你争我夺,还存在着阴谋、杀戮、冤魂和血腥。

  斛律光十七岁那一年已经跟随父亲西征。高欢亲眼目睹斛律金斛律光父子冲锋陷阵,活捉西魏丞相宇文泰的长史那个场面,于是立即超擢斛律光为都督。像这样夺关斩将浴血奋战的场面,高欢父子对斛律光赏赉有加。武成皇帝高湛以斛律光为太尉,后主高纬又以斛律光为大将军。斛律金斛律光父子权势之重,莫之能比,然而斛律金斛律光父子忠心耿耿,严以律己,从不谋私。北齐到了高湛高纬统治时期,已经是政治腐败,吏治腐败,种种腐败已是无药可救。以和士开、陆令宣母子为首的权贵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们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北齐这个国家已经奄奄一息了。在这样的情势下,斛律光竭尽忠诚,独撑危局,他会得到上苍的垂赐,确保无虞吗?

  高纬天统三年十二月,北周大军围洛阳,斛律光断其粮道,随后一次次击溃敌军,以功升为右丞相。之后是转战各地,一次次击溃来犯之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武平二年(571年)北周柱国韦孝宽来逼平陇,斛律光与之战于汾水,韦孝宽狼狈溃败。就是这样,北齐赖斛律光而安,斛律光是北齐御敌的一道雄伟长城!然而,当斛律光与北周大军浴血奋战,拼力厮杀,力使国家逢凶化吉时,斛律光已被朝廷邪佞之徒视为眼中钉。

  斛律光睥睨邪佞之徒,憎恶结党营私危害国家的城狐社鼠,他被陆令宣、穆提婆母及其党羽所不容。惧怕斛律光的那些北周的将领们乘隙大造舆论,来离间斛律光与北齐皇帝的关系,来加剧陆令宣一党对斛律光的迫害。外有北周将领韦孝宽派间谍大放谣言,内有陆令宣一党罗织诬陷,斛律光陷入死地。

  公元572年夏六月,势倾朝野的尚书右仆射祖珽亲自秉承后主高纬之命,骗来斛律光。《北史》记下斛律光之死:“(斛律光)及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扑之,不倒。光曰:‘桃枝常作如此事,我不负国家。’桃枝与力士三人,以弓弦罥其颈遂拉杀之,年五十八。血流于地,刬之迹终不灭。于是下诏称其反,族灭之”

  斛律光死得惨烈!北周君臣得知斛律光已死,欢腾雀跃,周武帝宇文邕竟然为此来个大赦天下,以之庆祝!

  斛律光死后五年,公元577年,周师至邺城下,齐后主高纬仓皇出逃。周师长驱直入,至邺城下,北周皇帝宇文邕追封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这位皇帝不无感慨,说道:“此人若在,朕岂得至邺!”
  再后来,四处逃窜的北齐后主等人成为北周的俘虏,公元577年冬,高纬及其嬖幸诸人“并其宗族皆赐死”。

  高纬这个“无愁天子”最终使国家灭亡,最终被俘、被赐死、被灭其宗族,其咎由自取也!

  在那个极度腐败的国度里斛律光律己极严。斛律光“虽极贵盛”,然而“性节俭,简声色,不营财利,杜绝馈饷,门无宾客”。斛律光战功赫赫,可是从不居功自傲,他身先士卒,体恤士卒,深得军心民心。

高欢和他的子孙们是随着斛律金斛律光父子的盛衰兴亡而盛衰兴亡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我们咏唱这首诗歌时。是不会忘掉高欢子孙与斛律金子孙之间的故事的。


我们再读读《北史.齐本纪》的记述吧:“神武围玉壁以挑西师......屯军五旬城不拔,死者七万人,聚为一冢。有星坠于神武营,众驴并鸣,士皆詟惧。神武有疾。十一月庚子,舆疾班师......是时,西师言神武中弩,神武闻之,乃勉坐见诸贵。使斛律金作《敕勒歌》,神武(高欢)自和之,哀感流涕”。
有玉壁之围,才有星坠于神武大营才有众驴并鸣,才有神武应讖患疾,才有斛律金作《敕勒歌》。星坠于神武大营,这个天象人们或许不足为怪,而众驴并鸣倒可引发人们的好奇,因此写了上面的文字,并把它也纳入《说驴小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4

主题

32万

回帖

113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清风文苑首席版主、成联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904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17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清新,寄意深切,欣赏佳作,感受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4

主题

32万

回帖

113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清风文苑首席版主、成联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904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17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清新,寄意深切,欣赏佳作,感受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4

主题

32万

回帖

113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清风文苑首席版主、成联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904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17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清新,寄意深切,欣赏佳作,感受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4

主题

32万

回帖

113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清风文苑首席版主、成联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904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17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清新,寄意深切,欣赏佳作,感受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4

主题

32万

回帖

113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清风文苑首席版主、成联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904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17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清新,寄意深切,欣赏佳作,感受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4

主题

32万

回帖

113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清风文苑首席版主、成联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904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17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清新,寄意深切,欣赏佳作,感受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6 1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