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再论《世说新语》的诗学价值

[复制链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雅”并举,指的就是《诗经》所代表的风雅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风》《雅》之诗,产地所出及作者阶层也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三,《风》《雅》二体,体制及风格亦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安既然提出“雅人深致”之说,至少隐含两个预设:一是“风人之致”,一是“雅人之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安所谓的“雅人深致”,既体现了对“风雅之旨”的诗性区分,更蕴含着对“《雅》有小大”的《诗》学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雅》有小大,与天子和国君的上下、尊卑之别以及王政所关之程度浅深大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熙载《艺概·诗概》也说:“《大雅》之变,具忧世之怀;《小雅》之变,多忧生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薇》等三首雅诗,完全符合“小雅怨诽而不乱”的诗体风格。谢玄从《毛诗》中摘出“昔我往矣”四句,以为最佳,可谓独具只眼,体现了其不凡的诗歌鉴赏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大的学术思潮来看,是经学与文学的博弈;从具体的诗学观念来说,则是“言志”说与“缘情”说的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0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7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玄的观念中的确已涉及被后代诗论家反复论及的“情景”关系,但也仅此而已,远远谈不上“雅人深致”。所以,前引刘熙载所谓“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云云,恰恰迎合了谢玄而误读了谢安,更遮蔽甚至取消了两种不同诗学旨趣的内在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10 08: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